大州年,八月初八。
擺攤營業的日子終于來了,蘇芒心情很是激動,但同時也感到擔憂。
雖然小郎君表示已經有應對的法子,她還是忍不住擔心,萬一小郎君一露面,家主看到二話不說把他抓回去怎麼辦?
心情過于複雜,她昨晚都沒睡着,大半夜就着月光替小郎君準備好了第二天需要的吃食。
出門在外,可不能讓小郎君餓肚子。
對于開業的事傅筠就淡定多了,他并沒有把蘇檀放在心上,一大早醒來的時候精神飽滿。
哪怕今天是很重要的日子,他也完全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就像平時那般起床洗漱,穿戴整齊後出了屋。
叫上在院子裡來回走動的蘇芒,檢查了一遍需要帶的東西,看她有些心神不甯,便出聲安慰:“你不用緊張,今天就當試試水,效果不理想的話,我們再調整就行。”
蘇芒稍稍安心,遞給傅筠兩個窩窩頭:“小郎君,出發前先墊墊肚子吧!”
傅筠目光落在灰不溜秋類似于小饅頭的玩意上,不知道為什麼,腦海裡突然湧現出一句詞“手裡呀捧着窩窩頭,菜裡沒有一滴油……”
他輕輕搖了搖頭,趕緊把下一句給扼殺在腦子裡了。
【哈哈哈,傅總,沒想到你是這樣的老總。】
傅筠抽了抽嘴角,當做耳旁風,看了一眼還隻是蒙蒙亮的天空,問:“今天天氣怎麼樣?會下雨嗎?”
【今日晴空萬裡,萬裡無雲,萬事皆宜,适合簽訂合同,開業,動土,赴任,安床……】
“我知道了。”傅筠現在才發現,小巴這家夥有點話唠。
蘇芒見小郎君半晌沒回應,還做出搖頭動作,以為他是不喜歡窩窩頭,便解釋道:“小郎君,暫且隻能委屈一下你了,容易攜帶在身上的吃食,隻有饅頭和窩窩頭。”
傅筠趕緊接了過來,有得吃就不錯了,何況不用再喝粥,半個多月他嘴裡早就沒味了,都快吃成白米湯了。
“走吧!”他随手塞了一個窩窩頭在嘴裡,本以為會是那種堅硬幹澀的面團,沒想到這東西味道還不錯,軟軟綿綿的,帶着一點鮮味和鹹味,鹹而不膩。
“你在裡面加了什麼?味道還挺好。”
蘇芒這還是頭一次聽到小郎君在吃食上做出反饋,她有些受寵若驚: “我昨晚炖了一些野菜湯,灑了些許湯汁澆在面粉上,看來效果還不錯。小郎君若是喜歡,我以後就多做些,給你換換口味。”
【傅總,你可真是不容易啊!半個多月都是清粥野菜,别說窩窩頭了,現在就是給你一個荷包蛋,對你來說也是人間美味了吧!】
傅筠沒好氣的怼了一句:“你除了幸災樂禍,還能幹嘛?”
【咳!咳!我錯了,我閉嘴,行了吧?】
傅筠懶得搭理小巴,吃完窩窩頭,收拾妥當後就出了門。
走了一個半時辰,才抵達陸知笙家,這會天早就大亮了。
陸知笙與陸母已經等候多時,将傅筠和蘇芒迎進屋,給二人倒了兩杯茶水。
傅筠看向院子裡的六個木桶和兩個簸箕,木桶裡面是奶茶,汽水,可樂之類的飲品,簸箕裡面則是一次性荷葉杯。
他沒想到陸知笙和蘇芒動手能力這麼強,竟然真的制作出了所需的奶茶飲用杯。
他隻是将制作方法和步奏交代給蘇芒,再由蘇芒抄下來轉交給陸知笙,而後摘來需要的荷葉材料,最後将它們制作成一次性荷葉杯。
荷葉制作杯子的靈感來源于“碧筒杯”,據說魏晉名士用就是用荷葉喝酒,有“酒吸荷葉綠”的說法,并且荷葉還有消暑的作用。
傅筠揭開其中一個木桶蓋,淺褐色的液體在木桶裡輕輕搖蕩,一股濃郁的甜味與奶香味撲鼻而來,參雜着淡淡的茶香,聞起來甜而不膩,讓人食欲大開。
不得不說陸知笙真是太能幹了,稱之為天賦異禀都不為過,他不但做事細心,而且鮮有出錯率。
先前蘇芒有帶回去過一些飲品試喝,除了可樂沒把握好濃度,其他東西堪稱完美。
傅筠忍不住豎起大拇指,由衷的贊歎:“你們倆可真厲害!這些飲品沒有任何問題,看來今天回本的幾率可以上升到百分之八十。”
蘇芒和陸知笙皆是目光一亮,露出喜悅的笑容來,陸知笙被誇的有些不好意思,腼腆的低下頭:“蘇公子,這些都是你的功勞,若不是你提供的那些文字教案,我們可制作不出來這些新物什。”
傅筠摸了摸鼻子,感到有些受之有愧:“說明書這些都是紙上談兵,能制作出來那才叫厲害。”
不等陸知笙再回應,他轉移了話題:“先不說這些了,時間不早了,我們可以出發了。”
蘇芒與陸知笙點了點頭,拿過扁擔,各自走到木桶那兒,準備挑起來就走。
“蘇少爺……”陸母忽然出聲,她看了看陸知笙,又看了看身邊的木桶,猶豫片刻,試探性的開口:“我看還是我與蘇姑娘前去吧!你們畢竟還未出閣,在外抛頭露面對你們影響不好,往後若想找個好人家都難,不若你倆在家歇着,等我二人回來。”
傅筠搖了搖頭,直言不諱道:“這種陌生的飲品,你們去賣的話,恐怕沒人敢買。”
陸母和蘇芒面面相觑,終究是歎了口氣,不再說什麼。
她們的确不了解這類茶飲,該怎麼說服客人來買,都找不到方法。
陸母走到陸知笙旁邊,接過他手裡的擔子:“我來吧!這兩桶的重量你可擔不了,簸箕輕一些,你勉強還能承受。”
陸知笙沒有勉強自己,去了放有荷葉杯的簸箕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