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笑道:“也不是外人,就是我兄長和侄兒幾個,并燕家的公子,此次南疆大勝,燕家是首功,今日一并酬謝!”
黛玉和惜春沒有當回事,倒是鳳姐看出了端倪。
隻見幾個年輕男子從另一頭遊廊走來,為首的未及弱冠,應是府中世子;緊跟着的年紀稍長,便是太妃幼子也是王府的三公子,算來妻妾都有了;那麼最後入座的這個,才是今日的主角。
但見他身長九尺,豐神俊朗,雄姿英發,一看就是習武之人,但又沒有粗魯之氣,一舉一動,甚是典雅,不愧是侯門公子。
這不是燕臨是誰?
探春有意要引黛玉相看,但是黛玉被不遠處的琴聲吸引了注意,南安府裡也有絲竹班子,擅長南音,黛玉不知不覺就聽入了迷。
且說燕臨是知道此行的目的的,隻是他心思純正,并無孟浪之舉,與南安王府衆人把酒言歡,也算其樂融融。
南安王府世子少年心性,見燕臨将将二十,就領兵打仗,非常羨慕,纏着他說了很多南疆之事。
酒過三巡,燕臨才想起要看一下林府的姑娘,透過簾子的縫隙掃視一眼,差點把酒杯摔了。但見郡主右手首座,坐着一位神仙品貌的姑娘。
她兩彎似蹙非蹙眷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娴靜時似嬌花照水,行動時似弱柳風拂。①燕臨也算是見慣美人的,隻這一眼,便不敢多看,隻覺得心髒砰砰直跳。
他心道:世間竟有如此人物,奇哉妙哉,造化之功!又想到:這莫非就是林姑娘?可席間似乎又有旁人,還是說林姑娘另有其人?
燕臨想着要不再看看,可是又不由得責問自己:燕臨啊燕臨,你是不是找借口,想再看一眼那位姑娘?我竟不知你如此好色呢?!
燕臨向來行事果斷,此刻卻有些躊躇了。
此時王府三公子道:“聽聞燕小将軍武藝超群,某有意讨教,不知小将軍意下如何?”世子笑道:“今日是為了慶祝姑母平安歸來的,是大喜事,說來燕小将軍也是大功一件……”
燕臨隻當他要打圓場,誰知世子話鋒一轉,道:“如此,我看三叔和小将軍還是點到為止吧!”南安王府算來是上峰,燕臨不想逞什麼威風,再三推脫。
三公子道:“來吧!”說着,從仆從手中提過一柄大刀,從假山上一躍而下,山下恰有一片空地。
燕臨倒是有些詫異了,很多名門子弟,修習武藝時多半選劍,不僅因為劍是百兵之祖,更因為劍乃君子之器,有些劍術的套招行雲流水,極具觀賞性,不想這位三公子卻是用刀的。
燕臨自己是用槍的,這位三公子想必也是打聽過的,早已備好了,此時恰好呈上。燕臨無法,接過長槍,嗖的一聲如蛟龍出水,躍出亭外。
女賓席上聽見動靜,相扶來看。隻見兩個青年,戰至一處,隻是身法太快,根本分不清誰是誰。
探春笑道:“這位白色錦袍使大刀的,是我三哥,而那位紫衣公子,便是燕小将軍了。”惜春和黛玉從沒見過比武,看得目不暇接,也不知聽進去了沒。
兩人戰得正酣,三公子已經滿頭大汗,不複開始時的潇灑,而燕臨還是穩穩接招,遊刃有餘。不過他不願搶風頭,瞅準時機,一計格擋,疾步後退,站穩行禮,道:“承讓,承讓!”
三公子身處戰局,自然清楚自己與燕臨的差距,也對他的風度很佩服,道:“小将軍武藝超群,滴水不漏,佩服佩服!”
兩人性子豪爽,也沒有多客氣,又重新入席。大夥看了一場熱鬧,興緻一起,又喝起酒來。
直到酒席終了,燕臨也沒有再往女賓席上看,怕顯得不莊重,回去便向父親老實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後果。
燕牧忍笑道:“如果林姑娘并不是你說的那位天仙佳人,而是另一位呢?”
燕臨正色道:“林大人于我燕家有恩,我等信守承諾、愛護其後人,是應盡的責任,與林姑娘的相貌無關,也與我們能否成婚無關。”
燕牧點頭,露出贊許之意。
其實探春處事周全,早就将席間座次都轉告于燕牧。燕牧到底不忍心逗兒子,說道:“林公當年不僅文采風流、才比子建,長得也是面如冠玉、貌比潘安,聖上親點為探花!林公之女,自然也是蕙心蘭質、楚楚動人!”
燕臨聞言一喜。
①引用了原著中對黛玉的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