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圓房
且說燕臨帶着張大豪等人入京,一路遭遇圍追堵截、險象環生,終于在衛水得黃維堅接應,順利到達京城。
而黛玉呢,還留在湖州,日夜擔心燕臨,表面應酬着燕家一衆親眷,這種煎熬,實非言語能述。
到了正月二十六,按着預定行程,燕牧也應當攜家人返京了,而燕臨還沒有回來。
燕牧裝作無大事發生一樣,直說孩子給娘舅賀完壽,就直接回京城了,畢竟當差要緊。燕家人自然不會去反駁什麼。
燕敢是知道其中的厲害的,額外派燕家子弟護送燕牧一行人等回京。燕牧也不推辭。
黛玉這裡,滿汀帶着一個十來歲的小丫頭來見她。小丫頭年紀雖小,非常闆正,一眼瞧去,就知道是練過的。
滿汀帶着她行禮,又對黛玉說:“滿汀厚顔求少奶奶收留她。她也是我們村裡的孩子,知根知底,家裡有八個女孩,本要送出去做童養媳了,我想着府裡也要用女護衛,故而想傳她武藝,留在府中。”
黛玉向小丫頭招招手,問道:“你叫什麼名字?可練過什麼?”
小丫頭說話也是南音,但一字一句清楚明白:“我叫江白,練過長拳,是滿汀姑姑教我的。”
滿汀在一旁解釋道:“她三歲那年,我回鄉見過她,教了她一套拳法。其實村裡好多女孩子,我是一樣教的。獨有她記了下來,時時練習,我看是個好苗子。”
黛玉點點頭,這倒難得了。
黛玉雖出身清貴,但也知道莊戶人家,生養八個女孩,多半她也過得不容易,與其去陌生人家做童養媳,不如就收留在府中做女護衛吧,于是點頭應了。
滿汀大喜,帶着江白磕頭。
黛玉抿嘴,她看得出滿汀是極為喜歡這個小丫頭的,想來會用心教導她。黛玉又回頭囑咐紫鵑,記得給江白上名冊,也發一份月錢。
黛玉這裡要走,各房奶奶們都來送,也有之前不熟悉的小姑子、嫁出去的大姑子,被母親和嫂子們帶着來見禮,直鬧到正月二十五夜裡才完。
正月二十六,燕牧一行人與一衆親友告别,登船北去。
黛玉坐在船裡,這才靜下心來。這一靜下來,難免就要挂心燕臨。
不知是怎樣的大案,竟讓那人如此決絕,捧着無字狀自刎在燕臨跟前。燕臨查案,又會不會遇到危險。萬一有人铤而走險、殺人滅口,燕臨又當如何。
黛玉愁緒一起,蔣嬷嬷就要擔心了,朝紫鵑和雪雁努努嘴,示意她們陪黛玉說笑,寬解她的心思。
雪雁最是大膽,與黛玉說笑都是慣了的,捧着一杯熱茶,道:“若是少奶奶擔心世子,奴婢倒有一個法子。”
黛玉直覺她是瞎說,但還是順口問道:“什麼法子?”
雪雁笑道:“少奶奶睡一覺就是了,我看戲文裡都是這樣的。那柳夢梅和杜麗娘不就是在夢中相會的嗎?”
黛玉羞紅了臉,叱道:“好你個貧嘴賤舌的壞丫頭,竟胡沁來着!”說着便要來擰她的腮。雪雁哈哈大笑,抱着金鱗,左躲右閃,一時船上倒熱鬧起來。
再說京中,皇帝接蔡廣仁和燕臨奏報,思考了一夜,才點頭。張大豪等人自去都察院遞狀紙,而燕臨一刻也不閑着,又趕去薊州等地查找證據。
等燕牧等人行至滄州,接到黃維堅着人送來的邸報和家書,才知道這樁大案已達聖聽,而看起來皇帝也是有心徹查的,燕牧這才松了一口氣。
燕臨的家書都是報喜不報憂的,但燕牧看到“泰阿受傷”這幾個字,就猜到兒子此去兇險萬分。
而黛玉收到的信,也不過聊聊幾行字。燕臨隻說自己一切安好,會去通州接黛玉回京之語。黛玉體諒燕臨,想着那些公事,自然不能寫在紙上,故而心中也沒有責怪他。倒是看着他的字迹,出神良久。
等燕牧和黛玉到了通州,燕臨果然風塵仆仆來接父親和妻子。燕牧掃了一眼,知道兒子并無大礙,就也放心了。
黛玉這些天殊為憂心,見了燕臨,當着這麼多人的面也不能多說什麼,坐進車中,隻能隔着簾子再看一眼。
燕臨騎馬,來到車邊,矮身說道:“我沒事,你莫急。”
黛玉這才開顔。
燕臨見她目渺秋波,一笑傾城,隻覺骨頭都酥了,有心再與她說兩句,奈何燕牧叫他,他隻能應了,催馬上前,和父親說話。
燕牧見燕臨心不在焉的,就知道他一心記挂着媳婦,“哼”了一聲道:“你這是什麼樣子?不是之前還說,讓我把新婦認成女兒,再把她嫁出去麼?”
燕臨赧然一笑,忽又急道:“父親,這話你可别跟玉兒說!”
燕牧更加嫌棄起來,急得把新婦小名都叫出來了,裝什麼大度呢?!他揮揮手道:“得了吧,你們趕緊給我生個孫子,免得再出什麼岔子!”
“得令!”燕臨高高興興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