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姐還想打探二房那邊的情況,但兩輛車卻分道揚镳,她無奈,轉頭看向賈琏。賈琏正情意綿綿地注視着鳳姐,鳳姐暗笑一聲:我管二房的事呢,照顧好自家男人就不錯了。
于是幾人上了車,迫不及待訴些離情。
賈琏這才知道,鳳姐攢了些錢,把黛玉陪嫁的那套宅子旁邊的一套院子買了下來。
鳳姐揚眉笑道:“我就知道,你們一定是能回來的。今後人口多,一大家子住不下,所以把隔壁買了,方便以後照看生意,又能在一處,熱熱鬧鬧的,相互也有個照應。”
賈蓉素來愛捧她臭腳,一個勁兒地誇贊:“還是嬸子想得周到!”
如今丈夫、侄子都回來了,鳳姐欣喜萬分,更加幹勁十足,走路帶風。
賈琏一瞧,家裡開了“經緯坊”,做私刻生意,還兼賣些女兒家的精巧玩意兒,小日子過得着實不錯。但同時也意味着……用不上他。
賈琏這些年曆練了許多,能屈能伸,做事老練,便打算在京裡尋個差使。橫豎他不愁吃住,先踅摸個活計再說。
于是賈琏放下了從前國公府世子的身段,去拜訪從前結識的一些友人。鳳姐又是個出手大方的,替賈琏打點禮物,也不至于讓他太過丢面。
正巧賈琏從前的好友馮紫英,如今正當紅,他又有些任俠豪氣,聽說賈琏來訪,并不推辭,還熱情将他請了進來,兩人一番詳談,都是感慨萬千。
聽賈琏委婉道明來意,馮紫英拍着胸脯道:“世兄就到我府上來,我正缺個可以幫我參謀的,平常沒少被我父親念叨。你來了,我就放心了!世兄在京裡住下,若是尋到更好的差使,我絕不攔着!”
賈琏去了好幾家,從前的狐朋狗友不是推說不在家,就是道無能為力,隻有馮紫英還願意幫忙,賈琏大為感動,就先到忠勤侯府,做個幫閑的活兒。
再說賈家二房那邊,王夫人見到賈政,夫妻兩個從前雖是怨偶,但多年不見,又經曆了這麼多,也就暫時放下恩怨,互相問個好。
賈政是由賈環扶着的,王夫人一眼掃過他,心中不喜。賈政去跟大嫂邢夫人見禮,王夫人便問賈環:“你寶二哥呢?”
賈環支支吾吾,答不上來。
王夫人心中起疑,待賈政回來,王夫人便問賈政。賈政道:“回家再說!”
寶钗心中暗道不好,又一想:半年前梅嶺還來過一封家書,正是寶玉的字迹,兩口棺材,一口是赦老爺,一口是珍大爺,寶玉應是無事的,怎麼不見他呢?
寶钗雖有疑慮,還是拉着玉钏上了她們自己的車,而讓賈政、賈環、王夫人和趙姨娘坐賈政來時的那輛車。
來到車上,王夫人越想越害怕,揪着賈政逼問道:“你把我兒子扔哪裡去了?你給我說清楚。”
賈政急着掙脫,兩人推搡不停。車子又小,容不下他們打鬧。
賈環連忙勸道:“二哥無事,不過他暫時不在。等到家了,盡數告知母親!”
王夫人急了,怒罵賈政和賈環:“你們這對黑心肝的東西,把我兒子弄哪裡去了?那可是你親兒子!”
賈政聽得火起,回罵道:“我何曾管得住他?是他不要我們了!”
原來他們一行人得到今上大赦天下的消息,非常高興,打點行囊準備回鄉。路過平安州,遇到了清虛觀的張道士。平安州節度使請張道士來做法事、講經文。
他們賈家與張道士淵源極深,張道士還命小道士送了些東西過來,說是當年琏二奶奶托付給他的。
當晚,寶玉去尋張道士,也不知他們說了什麼,寶玉堅持要跟張道士出家修道去。賈政吃了一驚,又與張道士一番詳談,最終才決意,要遂了寶玉的志向。
但當着兒媳婦的面,賈政不好把這事大喇喇地說出來,所以才語焉不詳的,倒讓王夫人起了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