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那之前,她得像之前一樣,找幾個甲士陪着。萬一去了霍家,霍光想對她下手,他也不至于束手就擒。
但事情往往不如意,沒人阻攔她,而是她犯病了,渾身不舒服,又困。她這才想起來劉弗陵的身體不好,得靜養,不能到處走動。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她這一病就是一個月不上朝,來了不少大臣探望。霍光隔三差五也來,發現皇帝是真生病了,也開始關心皇帝。
“陛下身體好些了?”
“不好。再躺一會兒。”秦曉清躺着,“父皇雄才大略,朕卻身體病弱,太不像父皇了。等病好了,大司馬和朕一起去祭祀父皇可好。”
“好,陛下有孝心了。”
“多虧有大司馬在,朕身體這麼差,不能處理政事,沒有大司馬,天下可怎麼辦啊?”
霍光聽到政事兩個字說:“先皇身體康健,陛下将來身體也一定會好,等陛下養好病,臣願意還政給陛下,請陛下親政。”
來了來了,還政,可能嗎?
秦曉清才不受這誘惑,連忙拒絕,還伴着幾聲咳嗽。
“先皇征戰四方,使海内虛耗,戶口減半,有亡秦之失。都是靠着大司馬,才能增殖人口,百姓殷實。大司馬配享太廟啊!朕年紀幼小,不懂政事,應該多多請教大司馬啊!”
霍光聽了非常舒服,又去找外孫女上官皇後說了話,然後出宮了。
病的是劉弗陵,又不是秦曉清,這一個月靜養,身體上的病就去了八九分了。于是霍光剛出宮,秦曉清就不躺着了,去皇宮玩。
玩累了就吃飯,菜裡面有豆腐。
這個時候淮南王劉安已經發明了豆腐,但它還是個地方菜。不過豆腐已經發明了幾十年了,也有了許多吃法。
劉家發明的東西,皇帝自然會吃。不過劉弗陵不算很喜歡吃豆腐,腦子裡對于豆腐的印象也不多。所以秦曉清吃了幾次,才确定她吃到的就是豆腐,而不是别的什麼。
“這菜叫什麼?”秦曉清指着豆腐問太監。
“回陛下,我們叫它軟玉,也有叫寒漿,菽乳的。”
“聽着都不順耳,就叫豆腐吧。這些天都是煮着吃,不如煎着吃。”秦曉清說完就起身打算去禦膳房。
“豆腐?豆腐好啊。不知道陛下說的煎着吃…是什麼吃法?”
“去了就知道了,陪朕去大廚房看看,這麼久也沒有吃過炒菜。”
已經下定決心韬光養晦,政事都給霍光處理,秦曉清也就隻能關注些小事,在宮裡折騰了。以前她都沒空管吃的是什麼,更不會給東西改名。
幾位禦廚見到皇帝來了,連忙行禮。
“朕剛才吃了一塊…菽乳,覺得好吃,誰負責菽乳?”
皇帝問完,一個中年禦廚站了出來,“回陛下,是臣做的。”
說這幾句話的功夫,秦曉清已經看出來了,這大廚房裡根本沒有鐵鍋!不過都是些和秦國禦廚一樣的鐵釜,鐵廚具。
這要是不做個鐵鍋,以後都隻有煮豆腐可以吃了。煎豆腐炒豆腐才好吃呢!
“你們有這麼多鐵器,再派人做個鐵鍋來。做得跟這個碗一般就好,不清楚的派人來問朕,朕要吃煎豆腐!”
跟來的太監很會看眼色,“慌什麼?豆腐就是菽乳,皇上急着要,快吩咐下去。”
雖然是個傀儡,但其實皇帝的權力還是很大。不過王孫公子看不上這點權力,秦曉清這個考公人可不嫌棄。
秦曉清沒走,“這豆腐嫩嫩的好,大司馬家可有?”
“有,有。”
這樣啊,秦曉清摸摸下巴,“大司馬家有就好,他年紀大了,肯定喜歡吃軟和的東西。皇後呢?皇後那裡有沒有?”
說完,秦曉清想起他還有一個妃嫔,真是麻煩。“周陽氏有沒有?”
“這…這是有的,隻是…不愛吃,這…”
禦廚支支吾吾的,皇帝關心後妃,後妃卻不愛吃這些,叫他不好回答,怕惹怒皇帝。
“不愛吃就不愛吃,你們做鐵鍋罷,朕去皇後那看看。”
“喏!”
說完秦曉清就帶着太監侍衛走了。
她不喜歡坐辇,又不好坐牛車羊車,便走去了上官皇後的長樂宮。走到離自己的五祚宮有些距離的時候就累得不行了,隻好在禦花園休息休息。
她告訴自己,劉弗陵是個病人,身體還沒好,别走了。她總是忘記劉弗陵的身體還不夠好,消耗太多體力。
坐了好一會兒,秦曉清要走的時候,忽然聽到了女子的聲音,原來是上官皇後來禦花園了。
說是要去看皇後,其實就是閑得沒事做。秦曉清并沒有想到該怎麼面對皇後。要關心她嗎?萬一關心太多,她喜歡上了皇帝怎麼辦?
到底算她喜歡上自己,還是劉弗陵?都不太好吧?要怪就怪皇帝這個身份,權力是春,藥啊!
不過,秦曉清記得這上官皇後,是霍光的外孫女,是上官家的孫女。先是霍光殺上官桀,母系殺父系。然後是宣帝誅殺霍氏,皇帝殺母系,上官太後無依無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