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曉清派人去查,很快查到,就是河北的地方豪強作亂。他們中有聰明人,猜到皇帝很快會對豪強下手,于是先下手為強。
于是秦曉清速速返回,沒有多計較。這讓豪強們看不懂了,他們以為皇帝肯定生氣,但為什麼皇帝卻偷偷走了?
當然是保住自己要緊,秦曉清差點被吓死,她的十億,她的五百年壽命,她的前往未來的機會差點都沒了!
于是,秦曉清來了個陽謀,允許官員調兵捉拿這些豪強,可以升官發财。舉報豪強犯罪抓獲逃犯的百姓可以得到土地封賞。
于是河北豪強很快被清除幹淨,他們的土地大部分入了國庫,小部分賞給了士兵百姓和官員。
豪強的根基被拔得幹幹淨淨,殺人誅心啊!
一旁看戲的藩王十分解氣。今日敢刺殺皇帝,來日是不是敢暗殺藩王?
殊不知,秦曉清的下一個目标就是藩王。
在她治下,已經不需要太監存在了,更不允許殉葬,厚葬,守孝三年之類的。但仍然有諸侯王私自将父親的小妾殺死,殉葬父親。
于是,秦曉清廢了他的王爵,剝奪了他的土地,并叛死刑。
這一系列操作,在宗室看來,簡直殘忍至極,不留情面。于是宗正上奏,請求歸還藩王土地給後世。
秦曉清思考一番,答應了,平均了他十分之一的土地給那位藩王的所有後代,不論男女,也不論嫁娶。于是這又引起了讨論…
他們還沒讨論清楚,秦曉清又開始收拾其他屍位素餐的王室宗親,每一次的理由都無可挑剔。由此,大臣們看明白了。
皇帝這是要學先皇之前,打壓藩王重用官員呐!于是紛紛指出諸侯王的罪行。秦曉清也樂于如此,但她并不去處理手握土地但并不過分之人。
對于誣告的官員,也會将官員下獄,剝奪官身。于是官員收斂了不少,終于明白他們再想借着皇帝借刀殺人是不可能的了。
皇帝殺人過于謹慎,除了首惡,其餘隻是入獄而已,藩王子孫未來或許還有起複的機會,他們沒有官身被皇帝忘了,那就完了。
這一次秦曉清針對的是藩王,一方面是藩王腐化子孫堕落,把柄多而且好下手。還有就是土地多,利益大。
下一次她針對的就是官員了,這次挑戰就要難得多了。因此,秦曉清決定緩一緩,留下了十幾個質量還不錯的藩王降等襲爵以後,她就不再刻意針對藩王了。
她開始重視文教。剛好國家多了土地多了錢,正好拿來多多培育人才。
朝堂上的官員,在秦曉清前幾次的活動中,都被篩選過了。留下了的大都是帝黨,少數不是的,也不會專門阻撓皇帝。
而且興教化,無論在哪朝哪代都是對的,無可指摘。并且幹好了可以升官,于是縣令們都非常有熱情,各顯神通。
于是,馬因為讀書認真,被免了學費,她閹豬攢下來的錢就可以給家裡了。家裡人就可以多吃幾個雞蛋,還可以幫她攢着當嫁妝。
在縣令的教育下,她們非常感謝縣官(皇帝)。知道陛下才親政不久,她們都說陛下早親政才好。
縣令聽得高興:“不要這樣說,陛下之前的是博陸侯霍光,沒有他的教誨,陛下怎麼能親政以後做的這麼好,現在親政也不遲。”
“也是也是,真是個好縣官呐!”
好縣官秦曉清這時候正和丞相魏相太常蘇昌還有光祿勳底下的小官周陽氏還有丙吉,一起在皇宮裡散步聊天。
周陽氏不必說,曾是她的妃子,也見過幾面。她在光祿勳負責皇帝的車馬,秦曉清放心,她也容易升遷。
丞相魏相和太常蘇昌,都是秦曉清憑記性,從劉病已那薅來的人才。直接不用挑,安排他們做事,就能立功就能封侯。
周陽氏是曾經的妃子,秦曉清放心。丙吉救過劉病已,已經被秦曉清找出來封侯了。是一個正直的好人,讓人安心。
基本上都放心,不然秦曉清也不敢把他們帶到自己的地盤。
大臣陪皇帝散步,歡後面跟着十幾個小太監預備伺候他們。秦曉清看了覺得人力效率真低啊,不想看。
秦曉清非常喜歡喊親近的人的名字,她一邊走,一邊和魏相說:“魏相雖然封了侯,食邑一千零二十六戶,但依然算是寒門吧。與刺殺朕的豪強相比,還是處于下風的?”
魏相沒想到皇帝把他的食邑記得這麼清楚,有些感動。至于皇帝拿他與河北豪強相比,他不在意,皇帝并沒有針對他的意思。
“确實是,他們太過驕縱了,若不是陛下收拾他們,以後必成大患,皇帝也要由他們随意廢立了。”魏相拱手道。
想到東漢的情況,秦曉清歎道:“是啊,要是太後皇後也是他們的,皇帝隻能依靠後面那些太監了,太監的權勢又會膨脹了,隻留百姓受苦啊!”
魏相不敢再談論這個話題了,隻含糊稱是。于是秦曉清又點蘇昌,“朕記得你是平叛有功之人,封了蒲侯,也是寒門?”
蘇昌點點頭。
“朕叫你們進來,就是因為待在皇宮裡朕才安心呐。朕打算開科舉,吸納天下有志之士做官,你們覺得如何?”
“科舉是何意?”周陽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