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生氣,陶逸自己都不認同多喝熱水,講衛生的國策,又怎麼會有好好執行呢?她怎麼能派這樣的人去北方呢?這就氣病了?
而這時,一直對東晉稱臣的前涼發生了地震。秦曉清先是覺得不關自己的事,很快反應過來,那不還是自己百姓嗎?
更何況,兩國說是君臣,但互相一點義務沒履行。東晉也就是明面上的大哥,不如趁這次機會,去救援災區百姓,履行義務,給前涼老百姓一個好印象。
褚蒜子非常贊同,“這樣以後涼國國主昏庸,必會有人奉上涼國。皇帝此次仁義之舉,一舉多得啊!”
于是褚裒和毛穆之帶兵去涼國救援。
二人都是精心挑選的,都有一定的軍事能力,但威脅不大。褚裒是皇帝父親,身份尊貴,最能表示救援的好意。毛穆之是開國大将毛寶的兒子,比較認同人人平等,可以間接宣傳晉朝。
毛穆之雖然地位更低,但是他才是真正的領導,有救災經驗。于是奔赴災區,而褚裒則去面見涼國國主張重華。
張重華也有當皇帝的心,自然不願意他國軍隊進來。隻是手下人力勸,不得已放了進來。為此他多吃了不少五石散,脫光了衣服散熱,才收拾好心情見晉朝國丈。
吃了五石散的人陰晴不定,涼國間諜得了消息,連忙遞信給國丈。但褚裒卻和秦曉清一樣,把涼國真當成晉朝的了。見了皇帝,說完了場面話,就勸皇帝不要吃五石散。
張重華不高興,問臣下,“你看看,還不許我吃了。朕問問你們,你們都吃嗎?不說你們,百姓也有吃的。如今除了晉朝,哪個地方的人不吃?”
他又故意說:“沒什麼大事啦,國丈多慮啦。我們都是武将後代,就是五石散有一點壞處,也不用怕。哈哈哈哈哈!”
下面吃五石散的大臣也哈哈大笑,隻有少數忠臣笑不出來。褚裒也笑不出來,把張重華把自己人,不停地勸。
張重華煩了,“晉朝皇帝吃不吃呢?”
被調回來的智将謝艾搶答:”晉朝的皇帝皇後都不吃,大臣也不許吃。他們出了什麼研究報告,這東西是真有害。一直打我們的趙國國主,就是吃了五石散,才昏頭的。”
石虎原先還可以,後來就越來越不成樣子了,這是大家都能看出來的。
于是張重華立誓,“朕從此再也不吃五石散了。”
褚裒很滿意,覺得這是自己的功德。
張重華說完,問褚裒,“朕是不是從善如流,堪比堯舜啊?”
褚裒點頭,“五石散何其有害,國主說不吃就不吃,實在是從谏如流,傳出去更多的名臣賢良會來投奔陛下的。”
“那是自然。來人,抱鄯善瓜來,朕與衆人分食。”
在原本的曆史上,中原大地戰火紛飛,東晉朝廷内鬥不斷。也就隻有涼國和成漢還算安全,因此吸引了不少人才。但現在多了個龐大的東晉,人才自然會去東晉。
秦曉清和褚蒜子親自接見了不少人才。但是湧入的人越多,越混亂,就怕有人想刺殺皇帝。因此内宮外宮的警戒都加強了,日夜巡邏。
褚蒜子對于皇帝非要把皇宮分為内外兩宮,允許百姓去外宮參觀的行為非常不滿。但當初兩人關系不算好,她這個皇後說話也沒有份量。
現在不一樣了,褚蒜子強烈要求把外宮封起來,恢複成皇帝的内苑。
“我不是說了嘛?這樣是為了與民同樂,人人平等。而且皇宮這麼大花費太高了,我不願意。”
“你怎麼想我不管。我隻說,牆外面什麼人都有,你怎麼保證自己的安全?你想死啊?”褚蒜子越說越氣。
“怎麼可能什麼人都有,我不是收了門票嗎?你不知道,這樣可以排除很多人,幾乎可以保證進來的都是良民。再說了,那麼多侍衛,都不是吃素的。”
秦曉清不覺得自己會有危險,然而下一秒就打臉了。侍衛們在外宮抓到了一個形迹可疑的賊人,帶了進來。
“什麼人?還要皇帝親自審問?”褚蒜子看着皇帝,惡狠狠地說:“我真想把你腿打斷,讓你永遠待在皇宮,陪着我。”
秦曉清讪笑,“哈哈,不至于吧。看看他是誰?”
侍衛把賊人的臉擡了起來。
“王甯遠?好一個甯遠将軍,陛下如此器重你。你竟然辜負陛下,你這是在幹什麼?刺殺君王?這是臣子該幹的嗎?”褚蒜子感覺被背叛了。
秦曉清此時,面色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