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得來全不費工夫。
“子經,此行前往許縣,路途遙遠且未知重重,有子經這樣的智勇雙全之人相伴而行,實乃婉兒之幸!”
“子經忠盡報國,想來天子定然不會薄待于你。”
“郭娘子過譽了,某不過一介武夫,但求保家衛國,不負君恩。至于未來,自然是聽從上命,盡某所能。”
郭婉聽後,心中暗自思量,面上卻笑得更加溫婉動人:“子經高風亮節,令人欽佩。婉兒雖為女子,卻也心懷天下,願與子經共效天子,為這亂世帶來一絲安甯。”
她一口一個“子經”,毫不與牽招見外,與之前試探着稱将軍的郭婉判若兩人。
牽招聞言,目光中閃過一絲意外,随即又恢複了平靜。
狡猾的小女郎。
果然是想詐他同行。
牽招目露異色,旋複平靜,望墳茔而歎:“郭婉姑娘心懷慈悲,又兼具遠見卓識,實屬難得。隻是未來如何,尚需看天意。然無論如何,某願與娘子保持此誼,共謀時局。”
詐他又如何呢?
牽招知道了郭婉的意圖,但并沒有拒絕她。
亂世之中的女子本就不易,這般聰慧狡詐的女郎,牽招也舍不得見她橫死流亡途中。
能幫一把是一把,反正自己也是要去投奔朝廷,在黎陽投奔曹操和去許都參軍沒有太大差别。
郭婉也沒有再說什麼激進的話拉攏牽招,她是女子,貿然講出謀逆大事有些吓人。
但郭婉從牽招的話語中聽出了一種微妙的轉變,至少沒有直接拒絕她。
顯然,牽招此時并沒有誓死效忠曹操的心。
她甚至覺得,曆史上替曹操鎮守邊疆數十載的牽招,對曹操都沒有士為知己者死的那份态度。
郭婉聞言,心中暗自欣喜,知道自己的套近乎策略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
她微微一笑,繼續前行,心中已有了更深的打算。
她明白,要想在這個亂世中立足,就必須不斷結交有識之士,而牽招,無疑是她目前最需要争取的盟友之一。
她微微一笑,心中盤算着如何進一步加深與牽招的交情,為将來可能為自己效力做鋪設。
如今看來,已有進展。
牽招沒想那麼多,他環顧四周,眉頭微蹙,顯然對當前的處境有所憂慮。
牽招環顧周遭,眉宇間透露出淡淡的憂慮,沉吟道:“此地荒蕪,不宜久駐。然夜色已深,行路恐多兇險,吾等需覓一避風之所,暫且安身。”
郭婉颔首以示贊同,對于自身安危,她也十分謹慎。
目光所及,見不遠處有微微隆起的小土坡,其上林木稀疏,于是郭婉指而言曰:“彼處似有林木,或可蔽體,以度此夜。”
兩人沿着崎岖不平的小路,小心翼翼地走向那片樹林。
林中雖也荒涼,較之曠野,卻多了幾分遮掩。
睡在林中總比暴露在空曠的野外要好得多。
他們找到了一處相對平坦且被幾棵大樹環繞的空地,四周古木參天,猶如天然屏障,決意于此休憩。
牽招自行囊中取出幹糧清水,與郭婉共食。
郭婉也不扭捏,接過來道謝。
火光搖曳,映照着二人堅毅之容,平添幾分暖意。
他們邊吃邊聊,話題從眼前的困境轉到了對未來的憧憬。
席間,郭婉輕啟朱唇,試探問道:“子經兄,對于當今天下時局,君有何高見?”
牽招略作沉思,而後緩緩言道:“漢室傾頹,群雄割據,四海鼎沸。司空雖勢大,然一統之路,荊棘滿布,未來之局,實難逆料。吾輩生于亂世,當順應天命,竭盡所能,以安黎民百姓。”
牽招覺得,效忠誰不重要,重要的是還天下太平,讓百姓和樂。
郭婉聞言,心中暗自贊許。
她深知牽招雖為武将,卻心懷天下,有着不凡的見識和抱負。
遂展顔笑道:“子經兄所言極是。婉雖女流,亦願以綿薄之力,為這亂世添一抹亮色。然前路漫漫,未知之數甚多,尚需子經兄這等智勇雙全之士鼎力相助。”
牽招聞言,目露贊賞之色,笑道:“郭娘子謬贊了。某雖不才,卻願與娘子并肩同行,共商時局,共赴國難。”
夜色漸濃,寒風侵骨。
二人遂将火堆移至樹幹之側,以禦寒氣。
輪流守夜,以保無虞。
漫漫長夜,二人促膝長談。
從天下大勢,談至個人經曆,再到心中所願。
郭婉細述自己如何從太守千金淪為亂世飄零之女,又如何憑借智慧與勇氣,于亂世中求生存。
講得好生生動。
雖然是編的,但郭婉并不露怯。
她講得坦然,談及亡姊自然流露出的悲痛道不了假。
而牽招亦述其師承樂隐,輾轉袁紹、曹操麾下之種種經曆,言語間流露出對過往的感慨與對未來的期許。
一夜平安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