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椰接過紙條,看到了她的名字:年年。
名字後面,還跟着一串兒五個數字。
小vi暗中提醒,“民國時期的電話号碼,就是由五個數字組成,你要編的話,可别編的太離譜。”
蘇椰心領神會,編了五個數字組成電話号碼,寫在了年年的記事本上。
二人就此别過。
注:年年的全名,叫張年年。
她倆剛看完的電影《夜半繡花鞋》,就是由她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
現在是1924年的年底,第二次江浙之戰接近尾聲,百業待興。
天幕影業因戰争而中斷拍攝的《夜半繡花鞋》,在蘇軍、浙軍陸續撤出了上海後,又複拍了。以防局勢生變,拍完了、剪完了,趕緊拿到電影院上映,盡量把損失降到最低。
戰争趨于白熱化階段,張年年跟随她的契爺,從北平出發,受邀到意大利、瑞士等國巡演,充當翻譯和營養師,玩得開心的同時,也長了不少見識;
戰争即将結束,張年年也回到了上海。
她是本書前幾單任務的匆匆過客,也是另一本小說《勺掌民國》的女主。
***
此時的刀戈,到底在哪裡呢?
蘇椰拎着食盒,漫無目的地走着,她努力地開動腦筋,“小vi,幫我查一下,1924年的今天,刀戈從東京回來了麼?”
小vi馬上應聲,“很巧,昨晚剛下船。”
“我記得……”
蘇椰搜索着記憶中的相關資料,“刀戈回國,先見到了他苦命的妻子和兒女,過後發現自己的小說被連載,到《品報》大樓索要稿費,再用這筆稿費,換他父母、師兄弟們的自由。這個順序,對不對?”
小vi很幹脆地認同,“對的。”
“那好,我們就去他妻兒的家裡,守株待兔!”
蘇椰邏輯棒棒哒,思路一順就通,“小vi,你知道他妻兒家在哪裡麼?”
“知道是知道,但是……”
小vi不是萬能的,“隻知道個名字,不知道實地上怎麼走到。這個地方,我頭一回來。本次任務,除了盡可能地協助你送達外賣,也是來收集實地數據,充盈資料庫的。”
蘇椰當機立斷,“你說出名字,我來想辦法。”
小vi立刻吐出了九個字,“月光石巷108号。”
大街小巷,賣報的小屁孩吆喝着、飛奔着,有無限精力——
“賣報、賣報!《晨報》《時報》《雜報》《娛報》,最新鮮的時聞,最熱鬧的八卦!一塊錢兩份報,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來上當……”
蘇椰沒有錢,習慣了移動支付,很久沒摸過紙币了。
再說,就算帶了紙币,也不是這個時代的通行貨币。
派送外賣的過程中,她需要用到錢,可以向小vi求助,但是,她盡可能地避免,在這方面求助于小vi。
因為,小vi支給她的每一筆錢,都叫預支,任務結束時,會從她的實際酬勞中扣掉。
并且,以極不公平的比率扣掉!
她每派送一單外賣,會得到80萬金币,1金币=1元人民币。
而在異時空,每花掉一塊錢,就會扣除1000金币,也就是1000塊錢,光想想,都覺得肉疼……
可是,沒辦法了,沒錢寸步難行啊!
她咬了咬牙,“小vi,我需要10塊錢。”
小vi作為人造人,感受不到她的痛心,立刻就說,“好的。”
一瞬間,她感覺到衣兜裡沉了一沉,伸手一掏,真的掏出來10個“一元币”的元大頭。
瞅準了一個腦門兒上挂着“機靈”的報童,一股腦塞給了他,“小孩兒,姐姐不買報,跟你打聽個路,月光石巷108号怎麼走?”
小孩兒有名字,就叫小六。
不過,他向來自稱六爺,這條街上斌爺老大他老二。
“那您可問對人了!整個上海灘,就沒有我六爺不知道的地兒。”
他見蘇椰出手大方,手上還拎着個大食盒,就花了五角錢,叫了輛黃包車,繞行了約摸半個小時,繞到了偏僻的月光石巷。
蘇椰沒想到,“月光石巷”名字美極了,地方卻很荒蕪。
小六好心提醒,“據說,這個地方晚上鬧鬼,姐姐不可久待!”
說完,一溜煙兒跑沒了影。
就這,還六爺呢?
蘇椰膽子比他大,從月光石巷001号走起,一路找到了108号,跟其他院子一樣,雜草叢生,大門又破又舊,不像人住的地方。
剛走近,就聽院子裡傳出嚎哭兩重奏——
一聲“哇”接着一聲“嗚”,聲量各自不大,但偶爾共振起來,也是相當有威力的,破落木門被震的搖晃吱呦,生了鏽的鐵鎖岌岌可危……
這種地方,為什麼會有孩童啼哭?
莫不是,刀戈那一雙被活活餓死的小兒女??
蘇椰多想不了一秒,食盒往地上一擱,踹開門就沖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