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期末考了。
全班都陷入了焦慮氛圍,除了蘇椰,和幾個外地來的借讀生。
蘇椰的高一上半年,可太忙了。
去民國派送外賣,看似每一趟,用時一天都不到,實則前期的準備,後期的恢複,造成的體質上的懈怠,長則半個月,短則一個周。
下一個拜見的客戶,要提前了解,閱讀其代表作,會占用課間、課後乃至課上的精力,尤其閱讀完夷陵老叟的《馭劍飛仙》全集,耗了她兩個多月的時間。
這半年來,家裡隻有她一個人。
一個人買菜、做飯,收拾家務,還要分心在不想回家的老媽,和回不了家的弟弟身上。
她會教育歐陽陽,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履行長姐之責。
實際上,她自己都沒做到。
依靠強大的學習天賦,和梳理知識點的思維能力,考綱重點她短時間内都掌握了,但重點高中的考試麼,出卷老師總會搞一些超綱的知識點,她研究的就沒有那麼廣,那些細了。
她自行估測,期末考成績不會太好。
不過,才高一麼,壓一壓狀态也是好的。
到了高二的“3+3”選科,該選什麼,她心裡早就有譜了。
歐陽陽回家以後,她的生活也規律了起來。
小家夥心疼姐姐,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為了自己的愚蠢犯下的過錯,辛辛苦苦地,回到遙遠的過去,跑腿兒送外賣,耗損元氣。因而,每一頓飯,他都做的十分地用心,力保色、香、味俱全,一周營養均衡。
并主動承擔起了買菜、摘菜、刷碗等配套的小活兒。
洗衣、擦窗、拖地等家務活,也一并包攬了。
晚飯之前,蘇椰在模拟題庫裡刷題,備戰期末考。
老師布置的作業呢,早在語文、曆史、音樂這種不需要聽講的閑課上,隐蔽地完成了。
晚飯過後,用兩個小時,來給歐陽陽補課。
在蘇椰看來,小學、初中那點知識,根本不需要老師來講,課本翻個一兩遍,就能應付考試。
但歐陽陽不是她,做不到呢。
過後,就開始補充她所欠缺的武俠領域的知識。
一直到自然入睡。
***
1955年以後,武俠小說在大陸的發展,算是斷代了。
沒人再敢寫武俠小說,便沒有新的産出。
已經面世了的,看入屋查./抄人的心情,要麼當場燒了,要麼堆到貼了封條的書庫裡,塵封了起來。
有膽大的小青年,會翻牆扒窗,溜進去偷着看。
中間空白了好長一段時間,長長的四十多年啊……
要等到千禧年之後,某家湖北的社科類月刊增設《武俠版》,邀來香港武俠四大家之一的翁在鼎先生,為創刊号題字,以弘揚原創武俠為使命,高舉着“大陸新武俠”這一面旗幟,孵化出了一批新生代的,高學曆的武俠寫手。
武俠文學的重心,才又重新回到了大陸。
但是,這個時候,“武俠”已經曆經輝煌,開始走下坡路了。
他們的作品厚度,以及本人的知名度,跟活躍于上世紀,港台的那些武俠名家們,沒法比。
時代的洪流,個人的遺憾。
***
五十年代末,“武俠”開始在香港和台灣地區,落根發芽。
這兩片土壤的土質,是不同的。
因而,結出了兩種滋味截然不同的果實。
1895年,于甲./午海戰中戰敗的清政./府,被迫簽下了不平等的《馬./關條約》,割讓出了台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
這件事,是清政./府對不住台灣,如懦弱的母親,護不住自己的孩子。
這個孩子,不想跟着壞人走,哪怕壞人拿着母親簽了字、蓋了章的身契逼迫它,也要反抗、奮戰,誓言“願人人戰死而失台、絕不願拱手而讓台”,乙末戰争,犧牲一萬四千多人,雲林大屠./殺,犧牲一萬多人,西來庵事件,犧牲三萬多人,霧社起./義,犧牲八千多人……
近半個世紀的日./據時代。
前半段,血腥鎮壓,後半段,洗腦教化。
在1945年,日本戰敗,宣布無條件投降。
清政./府簽下的荒唐條約,從此作廢。
來交接的KMT代表踏足台灣,島上的原住民們夾道歡迎——
終于,等到了喜迎王師,回歸祖國的一天!
終于,不用再做二等順./民了!
終于,可以光明正大地,說自己的語言、學自己的文化。
終于,要過上好日子啊……
可是,KMT都做了什麼?
将在大陸時貪./污腐敗的習性,帶去了台灣。
成立貿易局,将關乎民./生的米、糖、油、鹽等資源改為政./府專賣,一部分輸送大陸,支持KMT内戰,一部分高價賣到上海、日本,換取真金白銀,中飽私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