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别的技能,也不是自擂自吹,葉辰安對自己從現代帶過來的廚藝還是很有自信的,做魚更是兵家常事,想當初自己家一年到頭沒有米做飯,成天的吃魚,這一說起魚葉辰安心裡都覺得親切。
在這個陌生的時代裡,也就是這些魚能讓葉辰安想起自己曾經的那個家。
說罷,葉辰安熟練的收拾起了魚,李樹見葉辰安做活麻利的勁兒心裡也就放下了心,随後便自己上樓琢磨葉辰安的房頂了。
菜齊上桌,“孩子們快洗手吃飯,李大哥也趕緊過來,房子的事待會兒再弄。”葉辰安大力的招呼着,其餘三人也很快坐下來。
三人一個大人兩個小孩,分别都小心點夾了一小塊的魚,放入嘴中咀嚼半刻,三人的眼睛紛紛亮起來,緊接着筷子又伸向了飯桌。
葉辰安見此也高興的不得了,又是給孩子夾草又是給李樹倒酒的,李樹本以為葉辰安不過是個地主家的不成器的少爺,看起來弱不禁風不食人間煙火的氣韻,沒想到竟能做出來這麼一桌好魚,至此,李樹看向葉辰安的眼裡除了那份憐憫外又多了一份欣賞。
葉家老屋房頂,葉辰安與李樹二人站在二樓的谷倉倉頂。葉辰安一臉憂慮的看着頭頂一處似盆大的窟窿,“李大哥,你看這樣的洞能補得好嗎?”
一旁的李樹沒有說話,隻多看了幾眼那窟窿後便下了二樓的樓梯。
葉辰安頓感不妙,“這該不會真的補不好了吧,這可不行啊咱爺三不知道還要在這住多久呢,這要是多下一陣雨,那家裡不得被雨給沖垮了。”
葉辰安發完感歎立即跟上了李樹的,葉辰安私自覺得這李樹是個有本事的人,這點小洞對他來說絕對不是什麼難題。
“李大哥,我家這房子還能補好嗎?”
李樹瞥了一眼葉辰安,“你家裡怎麼一片多餘的瓦都沒有了?”原來李樹一直在葉辰安家裡逛是為了看家裡有沒有瓦!
“瓦?應該是沒有了,你剛才也都看了一遍了,我也不曉得其他地方有沒有。”
李樹收回了眼裡的欣賞的目光,“那你去準備一些稻草來,把稻草編成墊子,也能擋房頂是上的洞。”
葉辰安得到命令,立馬把自己的兩個孩子叫到了身邊,“走,跟爹爹去拿稻草。”
李樹不理解葉辰安,對他如此娴熟的使喚兩個孩子的動作大感震驚。“孩子太小,就留在家裡面吧,我和你一起去吧。”
葉辰安毫不在意的回到:“行,李大哥一起去我也好放心些,來,孩子們咱們和李叔叔一起去拿稻草。”
李樹再一次蒙圈于葉辰安的騷操作中,但是孩子是人家的,别人願意怎麼養就怎麼養,自己作為一個外人自然不能多說什麼譴責他不會當爹的重話,而且這兩孩子看起來就很聰明,沒準這是葉家二郎的獨家教導手段。
在李樹的精确指導下,葉辰安成功地做好了八張草墊子,又在兩人的合力拯救下,破損的屋頂被幾張草墊子蓋得嚴嚴實實,總算是把天上下來的雨攔在了老屋外面。
送走李樹後已經是傍晚時分,随着最後一抹紅霞的消散于西山的邊際,月夜才算是真正降臨。
不過今夜無月,葉辰安點亮一盞油燈,三父子就擠在床上休息,累極了的兩個孩子昏昏欲睡,隻有葉辰安還在清醒。他在思考,思考一個關于兩個孩子以後的教育的問題。
葉辰安算是個半文盲,他雖然沒上過幾天學,但是跟着他老爹前後也學了幾個字,自己的名字将就能寫得出來,二十多年的送屍人的工作讓他更懂得知識的重要性。
讀書這件事,不論在任何時代都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現如今自己的倒黴氣運害得兩個天資聰慧的孩子跟着自己來這受苦,當下也該到了上學堂讀書的年紀,葉辰安怎麼也要把兩個孩子送到家裡的學堂裡去。
思量至半夜,葉辰安終于迷迷糊糊睡去。
小子上學,女子教學。
葉家大宅,葉辰安站在葉家大門門口,正等着門口的小厮去報。說來也是可笑,進自己家門都要下人通報,葉辰安自己還好,就是打心底裡為這具身體的主人感到悲哀。
“二郎,老爺讓你進去。”報信的下人終于回話,葉辰安微微颔首,一腳踏入了葉家的大門。
正廳裡隻有葉懷财一人獨坐高堂,葉辰安一進門就聽到了堂上之人的歎息。葉辰安看了葉懷财一眼,随後自己坐在了右側的第二張椅子上(習慣使然)。
葉懷财輕咳一聲,“你要說的事我已經考慮好了,那孩子可以進來和家裡的其他孩子一起讀書,也不光他們兩,你二叔三叔家裡的也都會到家裡的學堂聽書寫字,你不必操心這些,這個做爺爺的能把他們安排妥當。”
葉懷财話中有話,這當爹的還在這,這做爺爺的卻說出來這樣的話,這不明顯的在打葉辰安的臉嗎?
葉辰安雖說是給粗人,但是也能察言觀色,這說話的人的臉色他是看得一清二楚。葉辰安努力擠出一個笑容來:“那就勞您費神了,隻是芷嫣和南弦雖然要來家裡都書,但是晚上還是要回去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