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山隼軍的底子,速度是真快!”秦川心下感慨。
對父親的敬重,又增添幾分。
他旋即登上高台,向着下面道。
“原本不想離大家這麼遠的,但若不在台上,一是怕大家瞧不見,二是還有消息要宣布,總要正式些。”
“怎麼?是前将軍剛領了兵,就要大婚嗎?雙喜臨門啊!”一聲打趣兒從軍中傳來。
衆人爆發出笑聲,秦川也跟着樂起來——
這幫人啊,表現友好的方式,總是這麼特别。
帶着些軍中特有的不羁跟粗野。
“今日起騎兵隊正式更名——飛騎營!”
“由陛下親賜!還望與諸君共勉,鞠躬盡瘁,保家衛國!”
秦川抽出佩劍,寒光直指中天之日。
“飛、騎、營……”
“飛騎營?”
“飛騎營!”
那種由小到大漸次擴散的聲響又來了,猶如漲潮前的一波波浪花。
最後彙成萬馬奔騰之勢,朝岸邊猛撲而來。
白色海浪伴随隆隆之聲,以摧枯拉朽的雄壯力量,幾乎要将天地倒轉。
此刻演武場上,這聲浪聚集成的波濤。
正以雷霆萬鈞之力,滾動在每個人頭頂上方。
在震耳欲聾的巨大呼聲中,秦川好似看見一匹飛馬。
自人群中振翅而起、直入雲霄!
他展開雙臂,示意衆人安靜下來。
走動幾步,繼續說。
“陛下親賜飛騎營,可見朝廷對我們寄予的厚望!而我秦川自與大家相聚開始,便視各位如生死弟兄!”
擡起的手臂,被少年重新放下了。
“既是弟兄,我今日也想聽聽各位的想法!飛騎營下一步訓練該如何進行?”
秦川講完話後,衆人十分罕見地沉默不語,連絲兒動靜也沒有。
每個人都在絞盡腦汁思考着,剛剛那個問題的答案。
他們從來沒想過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将軍一樣,從大局出發、考慮問題。
“大家不必過于焦急,非要一步到位尋到真迹妙法。”
“而是多想想自己擅長的,有沒有能和騎兵戰術融合之處!”秦川耐心引導着。
其實關于這個問題,他早已有了自己的答案。
隻是飛騎營的建立,不僅是為開疆拓土,更是為中州埋下騎兵軍隊的種子。
這六百人中,保不齊就有在未來獨當一面的能将賢才。
所以從上戰場前,就培養對方的思索與決策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何況騎兵不比步兵,它速度更快、機動更強。
這就要求每個士兵,時刻保持頭腦清晰。
跟随主帥在最短時間内做出調整的同時,還能正确判斷當前局勢。
這不僅是保全戰力的最優解,更是保護自己的法寶秘訣。
“我想到一點!”鄭星辰率先出列,青澀嗓音,響徹整個操場。
“将軍和大家都知道,我自幼癡迷射箭,為此也了解過不少箭術知識。”
他稍稍沉了口氣,回憶着。
“據各種文獻記載對比,步兵弓一般強于騎兵弓。”
“步弓追求遠距離射擊覆蓋,但騎射所追求的,更多是騷擾敵方和近距離破甲擊殺。”
“一支合格的騎兵軍隊,必定要有優秀的箭術後援。”
“幫助己方幹擾掩護,也能在進攻過程中盡可能有效擊殺目标。”
“說得好!”秦川很是興奮。
這就是他要的答案。
“後方弓弩手配置,隻靠第一批的六百人恐怕很難達成。還要等飛騎營擴編後,才有望實現。”
“但這不妨礙大家先操練起來,為後來人提供更多經驗指導!”
一陣贊同聲從隊伍裡蔓延開來,尤以鄭星辰聲音最大。
其餘人也都在加緊思索,自己能為飛騎營帶來什麼?
這次輪到孔毅發言了。
他向右跨出一步,朗聲道:“将軍請聽我一言!”
秦川笑笑,伸手道:“請!”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這人沒什麼長處,近身搏擊勉強算一項——而這正跟步兵一樣!”
“飛騎營組建之初,就有人質疑步兵轉騎兵,如何抵得過北夷鐵蹄。”
“可在我看來,這步兵出身的曆史,既是咱們的短處,也是咱們的長處!”
隊伍中出現一陣騷亂。
在這亂裡,秦川聽出了不同以往的自信與驕傲。
“步兵出身,我們就努力彌補馬上經驗!何況山隼軍個個精通馬術,隻需加強配合演練,一定能夠趕上來!”
“但北夷世代遊牧,單人馬下作戰能力,遠不及步兵出身的我們。”
“若計謀運用得當,對他們實施誘騙或圍剿。”
“尤其是将他們隔絕在馬匹之外,飛騎營的優勢就會無限放大!”
“孔大哥不愧是山隼元老!”對方一番慷慨陳詞,引得秦川擊節叫好。
“各位,我們就是要有這樣的信心!”
“史書上步兵對騎兵作戰獲勝的先例,不是沒有過。”
“我們就是要把那些例子,換做将來戰場上的一次次勝利!對北夷如是,對南夏亦如是!”
演武場上,響起士兵們充滿力量的呼喝。
聲音如同一把把巨錘,直直砸向天際。
熱浪滾滾,将周圍樹上的鳥兒驚起,盤旋在操場上空。
待呼喝之聲小下一些,趙直急忙忙出列,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将軍,我就是個粗人,有膀子力氣!我覺得這也是騎兵們所需要的!”
“大家都知道,騎兵往往要深入腹地,長途奔襲、艱苦異常。”
“馬上颠簸先不說,就是在野外缺水少糧,還要保持精神搜尋戰鬥就不容易。”
“體能自然是十分重要的一環——一步跟不上,就會處處掉隊!到時沒找着敵人,自己就先折損了戰力!”
“趙大哥說得對!”這回不等秦川點頭,周圍人就都跟着贊同起來。
他們眼中皆燒着一團火。
一團足以将意志,錘煉成鐵的火!
再之後,旗語制定和隊形變換,也被提了出來。
每個人,都成了飛騎營的主人。
想象着自己,飛馳在北夷草原與荒漠之上。
想象着馬蹄,踏過南夏鮮花緊簇、楊柳依依。
緊接着,幾種史書常見的戰術戰略,也被秦川一一道來。
那些閃耀在曆史長河裡,如不滅辰星般的名字。
成了飛騎營中人,最強烈的渴望。
君不見,一将功成萬骨枯——
那萬骨,也有着守護家國的理想。
那将軍,到頭來亦會跟他們同歸一處。
莫道沙場亡靈無人收,豈不知,千魂萬魄早已同歸将軍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