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九月末,甯城。
躺在床上的徐青玥忽然睜開了眼,雙目空洞無神,須臾後,空洞茫然退去,意識逐漸清醒,她眨了下眼,視線打量身處的破舊小房間。
屋内面積不大,約十平米,四面牆上鋪滿了舊報紙,這是她下鄉前住了十多年的小房間,她狠心掐了自己一下。
疼。
是真的。
她真的回來了。
摸着額頭上紅腫的硬包,她想起來當下時間點,1974年即将代替二哥下鄉當知青的這一年。
徐青玥笑出了聲,這一笑扯到了額頭上的傷,疼的她龇牙咧嘴,緩了會還是忍不住捂着臉笑。
她重生了,不僅得了上輩子幾十年的記憶,還擁有了随身書庫的金手指。
随身書庫和她的魂體綁定,日後可以意識進入書庫中,四下無人,她查看起随身書庫的介紹。
随身書庫由未來數十名科學家研究制作而成,其内包含着數百年間世界上記載的涉及各行各業的全部資料,堪稱萬能圖書館。
使用者以意識進入書庫,同時書庫内的書籍皆為意識所化,無法帶出。
另外,書庫中自帶儲物倉庫,可收入外界物品,她意識一動,來到儲物倉庫中,倉庫面積約30平米左右,其内三面分隔儲物架貼牆而設。
儲物架上空蕩蕩,隻有一個實木禮盒放在右側架子最下層。
徐青玥想起了重生前機械音提示的最後幾句話,好像有個新手大禮包,應該是這個實木盒吧。
打開木盒,裡面放着兩顆培元丹,一小瓶靈液,一套養身術。
意識退出書庫,徐青玥躺在炕上,家中靜谧無聲,這個時間徐家爸媽和大哥大嫂在上班,二哥不玩到天黑不會回家。
摸着頭上的傷,回想這個時間段發生的事情,這一回想,又發現了一個重生的好處,她的記憶力變強了!
再度回想起上輩子的事,徐青玥心如古井。
徐家一共有三個孩子,自從66年高考取消後,一直以來備受羨慕的徐家的三個孩子先後面臨着下鄉的命運,為了躲避下鄉,徐父提前退休,将工作崗位讓給了大兒子徐建國,今年又輪到了二兒子徐建華。
已經成年的徐建華不願去農村吃苦,但知青辦已經下達了最後通牒,胳膊擰不過大腿,這陣子徐家可謂是愁雲滿布,氣氛低沉。
徐父四處求人送禮,終于讓對方稍微松了嘴。
由到了年紀的徐建華下鄉變成了徐家必須有一人下鄉去往農村,到了這個地步,不用猜也知道,徐家人打的什麼主意。
城裡的生活多好啊,誰願意去落後貧瘠的農村吃苦?
徐建華不願意,上輩子的徐青玥自然也不願意。
然而就在今天早上,徐父以一家之主的身份強行定下了下鄉人選,根本不容拒絕,一向乖巧聽話的徐青玥頂了句嘴,哭喊着不去。
換來徐父暴怒下的一巴掌,倒黴催的在摔倒的時候腦門磕在闆凳上,當場磕破頭暈了過去。
徐青玥足足昏迷了半日,醒來後不管她怎麼哭鬧,也沒逃過下鄉的命運。
人生得以重來,這一次,徐青玥并不抵觸下鄉,但她不會像上輩子一般,如同喪家之犬般身無分文的離開徐家。
臨走前,有些事要掰扯清楚。
除此之外,還有那個為她苦守了一輩子險些瘋魔的傻子,她要去找他,到他身邊去。
如他所願,多看看他,這輩子隻看他。
徐青玥思忖着接下來的事,腦中昏昏沉沉的又睡了過去,迷迷糊糊中感覺到額頭上的溫熱,耳邊傳來徐母的聲音。
“還好沒發燒,不然又要花錢。”她絮絮叨叨的嘴巴不停,言語間有埋怨,也不乏對徐青玥的擔憂。
在紡織廠當臨時工的張淑敏不放心女兒,下班後先去食品站咬牙買了二兩肉,到家後放下肉進屋來看徐青玥。
徐家的條件在城裡也算得上不錯了,獨門小院,面積雖然不大,但實實在在的磚瓦房,一家人擠一擠也能住得下。
徐青玥知道,這個時候,徐母待她還是有幾分真心的,至于真心中又有幾分因幼女丢失産生的移情,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