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梁三十三年冬,津梁和親公主私送消息與津梁王,津梁王派奸細竊取熙禾良種,熙禾王震怒,津梁公主被捕。
三皇子北辰瑾不日率兵攻打津梁,出兵神速。
熙禾大軍已經壓境,津梁才剛得知開戰之息,為時已晚,兩月内,城池接連失守!
津梁王再次下令舉國征兵,令下還未動,熙禾戰神大将軍王北辰瑾已經率兵逼近津梁王都。
津梁王攜後宮佳麗慌忙逃竄,在逃往鎮周府的途中被熙禾大軍截住,津梁大軍看大勢已去紛紛繳械投降。
北辰瑾帶領金甲衛繼續揮兵,劍指津梁王都津珠城,五日後,于津珠城王宮誅殺津梁王一脈,至此津梁王室對津梁國三百年的統治土崩瓦解,津梁僅剩的十七城全部歸入熙禾國土。
這次戰争行進非常順利,津梁國上下對津梁王昏庸的統治,怨念已久,熙禾大軍勢如破竹,接連奪城,雙方軍隊卻少有傷亡。
此前熙禾出現高産良種之事傳入津梁,被賦稅壓制許久的津梁百姓羨慕不已,有了高産的良種就意味着百姓不再餓肚子,這是百姓最實在的需求。
而被賠給熙禾的那十七座城池,早已融入這個國家,百姓安居樂業,高産良種也開始種植,不像津梁剩下的十七城,水深火熱,惶恐不安。
這一戰剛打起來時,津梁百姓一時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後來卻隐隐期待。
而在被奪下來的城池中,熙禾大軍都未傷及無辜百姓。
此事傳出後,後來的城池基本都算是主動投降的。
……
大東村,時家。
時湘和時榮在鎮上做工,兩國開戰之事傳到鎮上,兩人便都從鎮上回家躲戰了。
此時時家氣壓很低,一家人圍着桌子,桌子上做好了飯菜,大家也食不下咽。
開戰沒幾日,時家便得知開戰的緣由,竟然是津梁竊取熙禾的良種,引得熙禾王勃然大怒,由此開戰。
最重要的是,津梁的公主被抓起來了!
他們一介草民,自然不會操心公主的安危,他們擔心的是時遇,遇丫頭可是公主的随駕宮女,也不知道這個事情會不會牽連到她。
本來一切都很好的,熙禾打下了津梁,兩國變成一國,遇丫頭說不定能回家看看的,結果現在百姓都知道津梁公主被捕,底下伺候她的宮女如何發落誰也不知道。
氣氛本來就很沉悶,時牡丹突然跑回來。
時湘直接無視,他看不得時牡丹,看見她,他就想動手揍她,要不是念在爺奶的份上,他當初絕計不會饒了她。
古代人的家族觀念極重,時大海作為一家之主,很多時候是要平衡家庭關系的。
大孫女搶了二孫女的未婚夫,這個事他生氣,但他不能眼睜睜的看着大房和三房打起來,所以他能做的就是盡力補償三房。
時牡丹出嫁時,時家當時一個是條件不允許,另一個便是時大海有意不給她備厚重的嫁妝出嫁,大孫女做的事說白了有辱門楣,三房為了家庭和諧已經隐忍許多,他不能再傷了三房孩子們的心。
而且時大海當時就拍闆,把本應該給時牡丹的那份嫁妝,回頭補償給時遇。
時牡丹當時一心想嫁給張同,她覺得隻要嫁到張家就什麼都有了,所以也不在乎什麼嫁妝不嫁妝的,再說家裡那麼窮,能給她什麼?那三瓜倆棗的她根本不稀得要。
自認為赢了時遇的她,得意洋洋的把自己嫁到了張家,如今雖然嫁過去的她也看明白了,張家的日子沒她想象的過得那麼好,但也已經很不錯了,比起來她娘當初想給她說的那些人家,家裡連門都破破爛爛的強多了。
到現在她也不後悔從時遇手裡搶走張同。
時遇要是知道她的想法,真的會謝,大姐你想多了吧,這樣的男人你自己留着吧!
時牡丹從生産完就經常回家裡蹭飯。
時遇給寄來的銀子讓時家的生活改善了不少,桌子上的飯菜比起張家都不差什麼,甚至有時候比張家好。
新婦張芬芬看到時牡丹也是頭疼的很,這個大姑姐真是惹人厭。
她剛進門時,這個大姑姐慫恿婆婆王氏拿捏她,要不是奶奶做主壓制着婆婆,讓她不敢搞什麼幺蛾子,相公時勤也不聽王氏的,她還不知道得被這個婆婆磋磨成啥樣呢!
張芬芬的性子是爽利的,就不是個吃虧的主兒,但是婆婆和兒媳從身份上就是對立的,古人講究孝順,她一個兒媳在身份上不占優勢。
她反正神煩時牡丹!
這個大姑姐當時整日抱着個肚子在村裡逛,金貴的很,沒事就回時家和婆婆王氏叨咕叨咕的不知道說些什麼,然後又趾高氣昂的托着肚子走了。
現在倒好,更無賴了,天天回時家蹭飯。
張芬芬懷孕五個月了,時家每天給她一個雞蛋補身體,時牡丹就天天跟着回時家蹭,爺爺和父親都斥責她,讓她收斂了很多,但還是時不時的回來。
每次來都說是她女兒想吃,張芬芬很是不恥,她時牡丹根本不疼自己的孩子,拿回去的雞蛋都讓她自己吃了。
時牡丹在孕期的時候,張家對她忍耐再三,就盼着她順順利利的生下張家第四代,等到做完月子,那些肉啊,雞蛋的優待都沒了,時牡丹就接受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