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故事裡,女配溫晴華是個典型的先甜後苦的杯具。
生在大戶人家,遇上門當戶對的戀人,十六歲如願嫁給縣裡首富明家的獨子明承為妻。
一年後生下一對龍鳳胎,兒女雙全,夫妻恩愛。
她勤儉持家,将明府打理得井井有條。在她的盡心輔佐下,丈夫事業如日中天。二十二歲那年,她成了江北四省商會的會長夫人。
對她來說,人生在那一年走上了巅峰,也跌到了谷底。
明承不單為人精明強幹、有生意頭腦,長相也是風流倜傥、萬裡挑一。
從前在清風縣,裡裡外外都曉得他與縣裡第一美人溫晴華感情深厚,再加上明承是個戀家之人,閑暇時間都留在家中陪妻兒,即使一兩個姑娘有賊心賊膽,也沒什麼機會接近明大公子。
現在明承做了商會會長,多半時間呆在城裡,還經常去各地公出,不得不與溫晴華兩地分居。一時間眼前莺飛蝶舞,躲都躲不掉,讓他不勝其煩。
這事很快傳到了溫晴華耳朵裡。
溫晴華接受傳統教育,卻也有着遠超那個時代女子的果敢見識。
為了能長期陪伴在經商的丈夫左右而不會再次有孕,她力排衆議,毅然做了絕育手術。
那之後,隻要有明會長出現的場合,必能看到明夫人絕代風華的倩影,不知羨煞多少旁人。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一場麻疹病奪去了一雙兒女的性命。噩耗如晴天霹靂,瞬間擊倒了溫晴華。
她躺在病床上,聽公公聲淚俱下地哀求明家三代單傳,不能就此絕後,也聽父母體貼地建議她盡早收養侄子溫樓飛做兒子,為明家傳續香火。
她默默聽着,不發一言,仿佛已然癡傻。
直到丈夫明承流着淚出現在她面前。
他對她說,晴華,我才二十六歲,還……還可以再生。
瞬間,她懂了他的意思。
像古往今來無數大度的賢妻一樣,溫晴華含淚點了頭。
由她帶病親自操辦,明家開始為明承物色妾室的人選。
最終選中了溫家遠方親戚,一戶姓甯人家的女兒。
甯小芝年芳二八,父親去世早,自幼與母親相依為命,乖巧懂事,深得鄰裡喜愛。
甯母雖沒讀過書,但為人正派豪爽,有俠義之風,凡有麻煩費力的事,别人求到她,她都兩肋插刀,在所不辭,周圍人都稱她為甯大姑。
明家前去提親,甯大姑對未來女婿很滿意,她不要訂金和聘禮,隻提出一項要求:明承必須以平妻之禮迎娶小芝,她的女兒絕不做妾,要與溫晴華同等名分。
溫晴華始料未及,最終還是應下。
于是便有了甯小芝被八擡大轎娶進明府的一幕。
甯小芝進門後,原主溫晴華一開始對她是寬容甚至是愧疚的。
經曆了喪子之痛,支持溫晴華活下去的唯一動力便是與丈夫矢志不渝的愛情。
堅信丈夫再娶隻為傳宗接代,小芝注定得不到丈夫的真心,一個平妻的名分,溫晴華當做是對小芝的補償。
雖然每一次目送丈夫走進小芝的房間,她都心如刀割,但她一直安慰自己,等小芝生了兒子,一切就都好了。
一年後,小芝果然不負衆望,給明承生了個大胖小子。
乖巧的小芝甚至主動将兒子送到姐姐溫晴華屋裡,表示以後溫晴華就是兒子的親生母親。
溫晴華回絕了。
雖然她很喜歡那個鮮活的、柔軟的小生命,但她害怕。喪子之痛,她絕不想再來一次。今後,她有明承就夠了,孩子應該留給一無所有的甯小芝。
溫晴華是這樣想的。
所以當明承專門給沒讀過書的小芝請來家庭女教師,她以為丈夫是心中對小芝有愧;當明承來她房裡的次數越來越少,她以為丈夫是體恤自己身子不好;當明承的目光總之若即若離圍繞着小芝母子,她以為丈夫是牽挂來之不易的兒子。
當小芝再次有孕的消息傳來時,溫晴華正卧病在床。
她猛然起身,劇烈地咳嗽,仿佛要把五髒六腑都咳出來。丫環慌忙遞上帕子。她捂着嘴,潔白的帕子很快就被鮮血染紅。丫環們吓得面面相觑,她卻瘋了般笑出聲來。
難道不可笑嗎?她這個當家主母,居然不知道丈夫幾時又進了甯小芝的房。大兒子才三個多月,丈夫竟變得如此心急,是太喜歡小孩子了嗎?
笑着笑着,眼淚就流了出來。
原主溫晴華的黑化,大抵就從這刻開始。能難為到甯小芝的地方,她絕不放過,甯可自己難受,也絕不讓别人好過。
對着愈發不可理喻的妻子,明承苦不堪言。他和溫晴華少年夫妻,恩愛缱绻。那時的晴華美麗大方,溫柔善良。
對甯小芝,他一開始是愧疚憐惜,然而小芝雖命途坎坷,卻如野草般堅韌成長,過于閃亮的生命力,不知不覺就吸引了他的目光。
他本打定主意兒子出生後與小芝劃清界限,給她們母子提供優渥的生活做補償。可那一夜,鬼使神差亦或是情難自抑,他到底做了背叛晴華之事。
事後悔愧萬分,對小芝避而不見,誰料,這麼巧小芝就又懷上了他的骨肉。
他想,自己是晴華的丈夫,卻也是小芝的丈夫、孩子的父親,他決定負起一個男人的責任,大度如晴華,必能理解他。
萬萬沒想到的是,晴華竟變了個人似的,對小芝百般猜疑、妒忌、陷害。明承對甯小芝的一分動心,終變成了十二分的愛護。
溫晴華性情愈發陰暗,病情也愈發嚴重。另一邊,生命力頑強的小芝曆經苦難,平安生下一對龍鳳胎。
明府上下一片歡聲笑語。溫晴華掙紮着下了病床,斥退丫環,砸碎了所有能砸碎的東西。整整一天,明府裡沒人敢靠近她的屋子。
除了一個本不該出現在這裡的人,葉防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