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火的時候姜秋雲很是折騰了一番,畢竟從來沒用過火柴。更因為兩個竈一起開火,她有點手忙腳亂。
姜家有兩口鍋,裡面大鍋煮的是豬食,豬食都是前一天扯的野菜,加上米糠,以及淘米水煮的。外面的鍋煮的是紅薯稀飯。竈膛裡還用火煨着一個紅薯,是弟弟姜成志指明要吃的烤紅薯。
等到姜秋雲做好飯,姜夏雲的衣服也曬好了。
吃飯的時候,陳紅衣對姜秋雲說,“明天你穿好一點,你祝三嬸帶你去相親。沒衣服的話,找你二姐先借着。”
姜秋雲正喝稀飯呢,聞言咕咚一聲,差點被嗆到。
“媽,我還小,不急着相親。”
姜秋雲才十八歲,初中剛畢業,還考上了高中。按她的想法,還想去讀書呢。
相親,結婚,對她來說,還太早。
姜秋雲不急,陳紅衣急,立即皺了眉,“不早了,我像你這個年紀,都已經嫁給你爸爸了。原本想着你能不能嫁給顧知青,你去過好日子,我們也跟着沾光。是你沒把握好機會,顧知青那裡我估計是沒戲了。你放心,你祝三嬸說,她給你找的是好人家,家裡有個姐姐在鎮上做臨時工,每月能拿二十元。”
“他家說了,隻要談好了,彩禮能給一輛自行車、一台縫紉機,還有一百元。”
二姐正喝着粥,聞言看了姜秋雲一眼。
二姐訂親的人家不錯,彩禮也隻給了八十元現金,和三尺二的布。這三尺二的布還指明是要給二姐做新衣服的,也就是說,不能留在娘家。
像姜秋雲要相親的那家,給自行車、縫紉機還有一百元的,在方圓幾十裡,都是沒聽過的。
姜秋雲覺得事出反常必有妖。
“媽,您真接說吧,男方是有什麼缺陷,才給這麼厚重的彩禮?”
陳紅衣尴尬了,拿筷子敲了姜秋雲的頭一下,“說什麼呢,有問題我會讓你嫁麼?”
姜秋雲自然不信,她的名聲并不顯,别人沒道理拿别家四五倍的彩禮給她。
姜秋雲不想去,被陳紅衣擰了一下,“反正隻是讓你去看看,又不是讓你嫁,你先去看看。”
聽說相親的地方在鎮上,姜秋雲轉念一想,答應了。
留在家裡,就有幹不完的活,她正想去鎮上看看。
吃了飯,她利用空閑時間,在家裡南瓜架子下找到不少木耳,又放到偏僻的地方曬幹。
隔天,二姐主動拿出了自己的衣服給姜秋雲穿。
二姐比姜秋雲胖一點,又比她高,穿在二姐身上剛好的衣服,姜秋雲穿上雲,有點像小孩子穿了大人的衣服。
但是沒辦法,姜秋雲自己的衣服滿是補丁摞補丁,實在無法穿去相親。
陳紅衣囑咐她跟對方确認一下,要的彩禮能不能拿出來。
姜秋雲朝鏡子一看,雖然營養不良,但難掩美色,烏發大眼,即使天天曬太陽,也要比别人白皙。
書中的姜秋雲長得好,是十裡八鄉有名的美人。
姜秋雲出嫁前做的活并不少,隻是她是天生曬不黑的。至于頭發,她家連四毛錢一斤的洗發膏都舍不得買,姜秋雲是用的土方法,找了一種做籬笆的灌木,把葉子搓了當洗發膏用。
沒想到她的頭發愣是給洗得烏黑,一點也沒有農村人的毛躁。
姜秋雲癟嘴,長得這麼好,嫁得那麼好,居然過得那麼慘,她也是服了。
陳紅衣眼看自己女兒不搭理自己,隻顧着照鏡子,不由急了。
“我跟你說的話聽見去沒有?記得是一輛自行車,一台縫紉機,再加一百元。你祝三嬸雖然滿口答應,但是還是讓對方确認一下更好,免得到時扯皮。”
姜秋雲斜眼看了一下媽媽,“您是賣女兒還是嫁女兒呢,您看看十裡八鄉的,誰要這麼重的彩禮!”
陳紅衣不由讪笑,“我聽說,你堂姐,可是手表加自行車的。”
姜秋雲不由呵呵,“那你還要一百元。而且我能跟堂姐比嗎?堂姐可是接了嬸嬸的正式工作,而且她婆家送來的彩禮,娘家一分不要,到時都放到陪嫁,娘家還陪嫁縫紉機,還說還有四床棉花被,一床絨毯,還有四件套,媽媽你又準備給我什麼嫁妝?”
陳紅衣打了姜秋雲胳膊一下,“還要嫁妝!你嫁過去享福的,還要盯着娘家這點子東西?”
姜秋雲不說話了,打定主意不能如陳紅衣的意。
“秋雲!秋雲!準備好沒,準備好了我們去鎮上!”
外面傳來喊聲,是媒人祝三嬸來了。
陳紅衣推着姜秋雲出來,“他三嬸,先喝碗紅糖水再走?”
祝三嬸是遠近聞名的媒婆,去哪家都是捧着敬着,祝嬸子吃得好喝得好,是農村裡難得的胖女人,都說她有福态。
祝嬸子擺手,“下次吧,我帶着秋雲趕公交車去,别錯過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