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遠宸愣了幾秒才反應過來,青予畫的其實是他?她為什麼要給自己畫如此淩亂的發型?差點讓他誤會!
他帶着畫像去了樓梯間,這裡有一面木框全身鏡。他擺了一個和畫像上相同的姿勢。
不得不說,陸青予真是妙筆,畫像和本人幾乎一模一樣。
他試着撓了下頭發,飛揚的發絲和畫像也重合了起來。
他想起來了,曾經在一個明媚的午後,她來找他。他因為寫不出優美的詞句,煩躁地抓撓着頭發,又在看見她的時候慌亂地整理儀容。
因為心裡有他 ,所以她才觀察細微,畫得如此惟妙惟肖。她生袁梅的氣是因為吃醋?
既然有了誤會,她肯定不願意再和自己說話了,才會躲着自己。一定要想辦法找一個合适的契機,讓兩人見面說開才好。
可見了面,他應該以什麼身份去解釋呢?她會聆聽他的解釋嗎?
以自己對陸青予的了解,她想要的不是他的解釋,而是他的心意。
同樣的,他也想知道她的心意。
蘇遠宸又糾結又興奮,他擡頭找陸紅紅。陸紅紅已經坐着公交車回家了。
小姑娘今天很驕傲,沒有我陸紅紅,你們兩個聰明人就繼續耗着亂猜吧!
夏日炎熱,夏日煩躁。
陸青予告訴自己,心靜自然涼。她努力讓自己靜心作畫,準備完成荷花紋花瓶的設計。
花瓶外型參考傳統的冬瓜花瓶,去掉瓶頸,隻留下窄口大肚。整個器型簡約流暢、沉穩大氣。
要配上什麼樣的荷花呢?陸青予在紙面上塗塗畫畫、擦擦改改,用掉好多廢紙都不令人滿意。
翻開桌上的書籍,一半是自己買的借的各種傳統紋樣,一半是蘇遠宸借的現代家具參考。
她不想做傳統纏枝蓮花紋,想做一個粉彩大盤這樣,讓人耳目一新的東西。這花瓶的款式決定了荷花必須是張揚大氣的風格。
擺在桌上,既是一件裝飾品,更是一件藝術品。
把所有的書翻了一遍,她隻找到幾張荷花圖。
對畫家來說,每一個圖案的形狀、顔色、姿态、細節,都是通過長時間的觀察和寫生放在腦中,最後才能産生靈感再生的。
哎,腦袋空空,眼裡沒有,腦子裡沒有。不知道南州市哪裡有荷塘可以參觀,她想去寫生,收集素材。
問了于方林、孫信,他們不知道。
城東魚莊的老闆娘提到的荷塘,好像不通公交車,怎麼去呢?
找蘇遠宸幫忙?
還是算了吧,上周日見他接待袁梅挺忙的,估計他正和她談天說地,規劃美好未來呢!
家裡有自行車就好了,還記得上次去百貨商店看到永久牌自行車的價格,好像要180元,實在買不起。要不找人借一輛?
陸青予問了工坊的姑娘們,很遺憾,大家都沒有自行車。她在工坊瞎畫了兩天,周三準備去文化宮問問學生們,能不能借輛車。
剛走進教室,她就被講台上的荷花吸引了。
不知道哪裡找來的土陶泡菜壇子,插着一支蓮蓬兩支荷葉三支荷花。荷花一朵全開、一朵半開,一朵含苞。兩片荷葉或伸展,或卷曲。
就這麼随意擺放在桌面上,頓時驚豔了整個教室。
孩子們紛紛圍攏來看,好奇地問陸青予:“陸老師,今天畫荷花嗎?”
“今天不畫荷花!這花是誰送來的?”陸青予湊過去聞了聞,荷花的清香撲鼻而來。
“是對面蘇老師送來的!”林招娣指着對面的書法教室。
陸青予擡頭,蘇遠宸正在裡面和學生說話,隻看得見一個側影。
陸青予忍了忍,帶着學生上課畫海報。上周進行了海報構圖和藝術字講解,今天争取完成,周末拿出去推銷。
孩子們很快投入到海報的創作中,經過陸青予觀察,21歲的男青年王健康、19歲的侯鎮和17歲的女青年文華的畫工最好,16歲的小胖子許文俊、18歲的于敏在小組内配合度最高。
夏金鳳創意不行,但是勝在細緻認真,執行力高。畫重複小裝飾的時候,就像打印機打出來的一模一樣。
林家姐弟果然就如同猜想的這般,林招娣勤學能幹,林天浩偷懶摸魚,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教室裡雖然不夠安靜,但是大家很專注。陸青予轉了幾圈,回到講台。
荷花優美、荷花清香,她掏出《靈感記錄》開始寫生。畫完一幅,把花葉換個姿勢再畫一幅,再一幅。
很快的,本子裡就畫了七八幅。如果能看到荷塘就好了,就能收集更自然的花葉姿态和組合。
放學後,蘇遠宸在美術教室門口抱着一大卷荷花荷葉遞給她。
“喏,我記得你上次說想去魚莊的荷塘,現在荷花開了。我采了一點兒,你看夠用嗎?”
陸青予接過花,面無表情:“荷塘有多遠,怎麼去?”
“從魚莊往城外走,大約10裡地,沒有公交車不太方便。我是搭荷塘老闆的拖拉機前往的,下車後還有走一段泥地才到。”
蘇遠宸貌似輕松,其實這一路去找荷塘,踩了一腳爛泥,根本不适合陸青予。
陸青予堅持:“我還是需要去大荷塘看看,工作上需要。”
荷花插在瓶中确實很美,但這種美還不夠自然。
陸青予想看看野蠻生長的荷花,包括殘敗的荷葉、初綻的嫩芽、凋謝的花朵,還有和荷花在一起生長的浮萍和小動物。
自然的生命力最打動人。
蘇遠宸好像知道她的想法,微笑着說:“魚莊養魚的水池太小了,所謂荷塘不過是種着幾畦藕而已。你想去看連綿不絕的荷塘,我幫你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