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府邸。
蕭宸宇身着一襲深色長袍,步履匆匆地穿過回廊,直奔沈至山的書房而去。
沈至山似乎早已預料到蕭宸宇的到來,早已在書房内等候,他的面容隐藏在昏暗的燈光下,顯得有些陰沉。見蕭宸宇到來,他微微颔首,卻并未起身。
“沈相,本王今日前來,是為了蘇清瑤之事。” 蕭宸宇開門見山,語氣堅定。
沈至山微微一笑,卻帶着幾分狡猾:“殿下,老臣以為,蘇姑娘的事,我們還是從長計議為好。”
“從長計議?” 蕭宸宇冷哼一聲,上前一步,目光如炬,“沈相,你瞞着本王在背後搞這些小動作,究竟意欲何為?”
沈至山站起身,面對蕭宸宇的質問,他卻不慌不忙:“殿下,老臣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殿下,為了九皇子府的将來。”
“為了本王?” 蕭宸宇的聲音提高了幾分,他的情緒開始波動,“沈相,你将蘇清瑤的真實身份告知本王,是何居心?你明知她若成為衆矢之的,将面臨怎樣的危險!”
“殿下,蘇清瑤乃是柳澄之女,此事若為世人所知,恐怕對殿下的名聲不利。”
蕭宸宇的面色驟變,眼中滿是不可置信:“沈相,此話當真?”
沈至山點了點頭,語氣中帶着一絲沉重:“老臣不敢隐瞞,此事關乎蘇姑娘的生死存亡,也關乎殿下的未來。”
蕭宸宇的心如墜冰窖,他知道柳澄的家族因被誣陷而遭遇滅門之禍,若蘇清瑤真是柳澄之女,她的身世無疑将成為一個巨大的隐患。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自己的情緒,聲音卻依舊顫抖:“沈相,此事非同小可,本王需要時間思考。”
沈至山見狀,微微颔首:“殿下英明,此事确實需要慎重考慮。”
蕭宸宇回到府邸,心中的重負讓他步履沉重。他徑自走入自己的房間,将房門緊閉,仿佛要将自己與外界隔絕。
房内,燈火搖曳,映照出他臉上的矛盾與掙紮。
他知道,明日的朝見,不僅是要禀明赈災事宜,更可能是他命運的轉折點。
沈至山的話語在耳畔回響,提醒着他,皇上可能已經有意為他物色正妃。正妃病逝已三年,按理,他的确到了可以續弦之時。
蕭宸宇坐在案前,雙肘支在桌上,十指交叉,眉頭緊鎖。他早有預感,父皇可能會趁着這次赈災的功勞施恩于他,将朝中大臣的女兒賜婚,續弦為正妃。
他想到了蘇清瑤,那個溫婉而堅強的女子,她的一颦一笑,她的聰慧與膽識,早已深深刻在他的心中。
若要迎娶他人,他的心又怎能甘?但若抗旨,不僅自己會遭受處罰,更會牽連蘇清瑤。
月光透過窗棂灑在蕭宸宇的身上,映出了他孤獨的身影。
第二天,朝霞映照在京城的上空。
蕭宸宇整理好朝服,面容雖顯疲憊,但眼神依舊堅定。他走出房間,穿過府邸,登上了前往皇宮的馬車。
皇宮大殿上,文武百官分列兩旁,蕭宸宇步入大殿,向皇帝行禮,然後将赈災的事宜一一禀明。他的彙報詳略得當,條理清晰,展現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
皇帝聽後,龍顔大悅,對蕭宸宇的功績贊不絕口。蕭宸宇心中一緊,他知道,接下來便是父皇的賞賜,可能也是他的難題。
果不其然,皇帝在一番贊賞之後,語氣一轉:“宸宇,你此次赈災有功,朕心甚慰。朕聞你府中尚無正妃,朕欲在朝中挑選一位賢德之女,賜婚于你。”
蕭宸宇恭敬地回道:“父皇厚愛,兒臣感激不盡。但兒臣以為,婚姻之事,關乎終身,還請父皇容兒臣自己選擇,以求心安。”
皇帝眉頭微挑,語氣中帶着一絲探究:“哦?宸宇是否已經有了心儀的人選?”
霍煊深吸一口氣,穩定心神,然後步出朝班,向皇帝行禮,聲音堅定而有力:“皇上,臣妹霍心蓮自幼聰慧賢淑,深得家中長輩喜愛。她對九皇子傾慕已久,若能得皇上賜婚,實為霍家之幸。”
沈至山見狀,微微颔首,随即出列,聲援霍煊:“皇上,霍家乃我朝肱股之臣,霍心蓮姑娘與九皇子确是門當戶對,天造地設。臣以為,此樁婚事若成,定能成為京城佳話。”
蕭宸宇上前一步,向皇帝行禮,語氣恭敬而堅定:“父皇,兒臣感激霍家與沈相的厚愛,但婚姻之事,關乎終身幸福,兒臣心中已有所屬,對霍姑娘并無男女之情。”
霍煊聞言,面色微變,他沒想到蕭宸宇會如此直接地拒絕。
他咬了咬牙,繼續争取:“皇上,九皇子年輕氣盛,或許未能充分了解我妹的美德。若能賜予相處之機,相信九皇子定會發現我妹的諸多優點。”
沈至山也趁機附和:“皇上,霍煊大人所言甚是。婚姻大事,不宜倉促決定。給予九皇子與霍姑娘相互了解的機會,或許能有新的轉機。”
皇帝沉吟片刻,他自然明白沈至山與霍家的用意,但同時也不願過于強迫蕭宸宇。他緩緩開口:“宸宇,霍煊與沈相的建議,你是否願意考慮?”
蕭宸宇心中一橫,他知道自己不能讓步,否則他與蘇清瑤的未來将徹底無望。他擡起頭,目光直視皇帝,聲音中帶着一絲決絕:“父皇,兒臣心意已決,不願違背内心。若無真情,即便結合,也難以幸福。”
皇帝了解自己的兒子,知道蕭宸宇并非輕率之人。
他沉聲道:“宸宇,你的選擇朕明白了。朕不會強迫你,但你也需明白,作為皇子,你的婚姻不僅僅是私事。”
蕭宸宇心中一松,他知道皇帝至少暫時不會強迫他接受賜婚。他恭敬地行禮:“兒臣明白,謝父皇。”
霍煊心中雖有不甘,但也明白強求無益。他退回朝班,心中卻在盤算着下一步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