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養殖規模也見漲,但是有曲随心時常幫忙過去看看,也不用太擔心發生雞瘟之類的病症,給他們省了不少心。
不過有關養殖條件,他們也都盡量規範起來。
如今有外力輔助倒是省事兒,但是問辛也從沒想過要自己壟斷。
等到時候推廣出去了,可就沒有曲随心在的這種條件了。
所以一開始,問辛也隻把她當作自己團隊保底的保障,并沒有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
就像胡小八,在前期幫助大家快速學習,以及幫助團隊囤糧,都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但是等種植辦法真正推廣或者承包出去了,那她也就可以逐漸從農事上抽離出來,去鍛煉其他方向的能力,或者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做了。
就像之前他們廚藝教學。
因為團隊攤子鋪得不小,人員用起來十分緊湊,真的很難攤開人手在廚房這邊。
後來廚房生意雖然也很紅火爆滿,但是真正推廣的效果卻很一般,還影響其他的生意。
現在他們自己已經不再食鋪做了,而是将裡面的攤位租出去。
食堂場地再寬敞,放在聚集區來說,也不夠堂食的。而哪怕能外帶,這也滿足不了所有人。
其中一部分人,購買了爐竈食材,已經逐漸習慣了自己做飯。
再少數的,已經機靈的自己在外擺攤,生意也很不錯。
不過外面的攤子,不像新生食鋪裡,出餐口設置的有異化值檢測儀器,餐盤經過的時候,就能掃描出簡單的異化值了。
隻要是用新生食鋪的食材做出來的,隻要不手殘,哪怕不那麼好吃,也至少能吃且安全。
但是外面的攤子還真不一定。
有些人為圖方便,或者節省成本,會用學會的烹饪方法,來處理異獸肉。
但同樣是肉,食材不一樣,口味還是大有區别。
異獸肉哪怕添加再躲調料,還是遮掩不了其中的怪味兒。
再說,各樣調料也不便宜啊!
不少暫時還難以自産,隻能通過簽到獲得的調料,價格都是遠高于普通食材的。
不過鹽雖然暫時也要通過簽到獲得,但是不腌制的話,一般炒菜也不用放多少,倒還在大家接受之中。
而油的話,他們現在已經能穩定加工出菜籽油和花生油之類的了,不少肉也能練出油來炒菜。
每次買帶肥的肉,再加一點素材,一餐炒一餐吃,又方便又利落。
用新鮮的食材,隻放油鹽,都不會很難吃的。
所以,用調料來遮味兒,是真的還不如買新鮮食材劃算呢。
也因此,即便外面攤子沒有檢測儀,也很少有這方面的隐患了。
不過大家還是普遍更信任新生食鋪那邊出品的罷了。
在熟食方面,新生食鋪基本放棄了自己摻一腳,不過靠賣食材和廚具,已經足夠他們賺得了。
食鋪和雜貨鋪是緊挨着,半打通的,所以雜貨鋪這邊留兩三個人,就基本能把兩邊的秩序都應付過去了。
人也相對清閑,還不容易出錯。
食材除了新生食鋪,那些租賃大棚的人,除了大貨量的賣給新生,也會留一部分,自己高價零賣。
在目前的賣家市場,生意還沒有不好做的。
也有節省慣了的,從大棚區學習後,想自己開荒種植的。
隻要位置不逼着問辛他們目前計劃的區域,除了在人買種子時,他們會提醒一句,“作物可能被雨水之類的污染”,也并不做其他阻攔。
反正總有不信邪的怨種想嘗試,問辛他們提醒過了,也隻能請他們自便了。
倒是養殖更簡單一點,就是需要住宅有空間。
如果是租房,那肯定是不行的。
這次選擇建房的人裡,不少都有嘗試養殖的打算。
問辛他們也買雞鴨鵝幼崽,不過最好養最劃算的還是雞。
雞的養殖需求最低,雞蛋也比其他兩種蛋更好吃一點。
雞種有幼崽和中大的嫩雞,大部分都選擇從中大的開始養,這樣等它下單的時間更短,萬一養死了,宰了還能有點肉吃一頓。
養殖伴生的糞便,也是可回收的。
到時候投入肥料廠,可以做有機肥,甚至還能做飼料。
用不同方式加工處理後,喂豬、羊、牛都是很好的。
不過這種用途,他們還是在養殖指南中看到的,大家對此普遍還不那麼能接受。
好在他們暫時也還沒開始養殖豬牛羊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