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裴公罪 > 第20章 其罪十三 · 竄改(一)

第20章 其罪十三 · 竄改(一)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謀劃的總趕不上變化的。一夜中接連兩個變故,讓裴鈞忽覺後腦微痛。

因刑部适才單聞此訊,崔宇還不知晉王究竟如何,便正要親自前往看看,也叫裴鈞幹脆一道。裴鈞應了,長眉鎖起,先問崔宇道:“此事眼下都有誰知道?”

崔宇壓低聲音:“我吩咐了不要聲張,眼下就隻有刑部知道……可明早就不好說了。”

晉王爺姜越是在赴宴後遇刺的,而這宴又是裴鈞設的,此事若翌日一早散布朝中,也不知會被有心人如何編排。

裴鈞隻好暫且擱置了向錢海清詢問甯武侯府秘事的想法,将錢海清送上了去刑部的車。走了兩步,他還折返回去告訴錢海清近兩日别吃牢裡的東西,見錢海清帶着些許不安地乖乖點了頭,這才放心随崔宇各坐了轎子,前往晉王府邸。

夜幕下月色清冷,裴鈞坐在轎中撩起簾子,最後回頭看了一眼向相反方向笃笃起行的刑部馬車,忽而似振聾發聩般有所實感——

一切真的不一樣起來了。

他無法抑制地思索起一件事,那就是——如果,他還陽的當日沒有攔下鄧準打人的硯台,而那硯台沒有砸中姜越的凫靥裘,那麼依舊用那硯台打了錢海清的鄧準就會被得知此事後盛怒之下的唐譽明提交官府,從而得到嚴厲的懲處——日後将終身不錄為官。這樣的變故也許會讓鄧準暫時停止去姜湛面前出賣他,如此就不一定會讓姜越留意到有這麼個奸細,遂不會為了以牙還牙而送了随喜來揭發鄧準、激怒他裴鈞,那麼他發現不了鄧準的異樣、不會趕走鄧準,而被鄧準打傷的錢海清必然連帶着鄧準也記恨上他這行兇者的師父,會從此困頓在唐譽明身邊,再不會拼得一身剮從甯武侯府出逃、拜來他門下,他也不必為了假意答謝和拉攏姜越而安排一場宴席,姜越也就不一定會被行刺——

因為在前世,姜越就未曾被行刺。

一切仿若皆因鄧準而起,像是為了補上一個細小的破洞而讓全部的穿針引線都發生了轉變,可細想來,鄧準卻隻是個因,而不是那一道改變所有事情的變數。

姜越才是。

是姜越把鄧準從暗處提出來了,讓因生了果,是姜越把這條看似已然改變卻根本沒有影響大局的暗線從根源處打亂了,才讓擺在他眼前明面上的一切因此而真正産生變化,而這變化,還正向着更加不可逆轉的境地奔去,現在,連姜越都已然開始由此受到牽連。

他和姜越,年少時是冤家,在前世朝中應算政敵,直到他死的時候都還在鬥——可當他用十年後的魂魄穿了如今的皮囊,用一雙十年後看多了血淚的眼睛看向周遭人,直覺他們庸碌、幼稚或毫無變化,看得或感慨于心或無動于衷時,卻唯獨今世再觀姜越,竟覺出不同。

姜越在半飽炊外說出那一句“十年”時,那一刻歲月枯榮與光陰蒼老忽而都那樣鮮明,叫他突然發覺——無論前世今生,他竟從未懂過姜越。

他不懂姜越為何要與他比興說月,也不記得十六歲的自己曾給過姜越什麼樣的答案,更不知姜越何故将此事記了整整十年。他甚至從未确切地從姜越口中真正地得知過姜越所求為何,他知道的隻是前世的一個結局。

在這個結局裡他是個可悲的失敗者,而姜越是最後的勝者。當他帶着對這樣結局的熟知返回到當下——或可稱之為“裴鈞的過往”的時光裡重活一次,作為想要改變結局的一個失敗者,自然而然就對這前世的“勝者”多有觀望,可到現在他卻還是看不透。

這一世的他無疑是想赢的,不僅如此,他還想讓棋局上的其他人全都輸。

可姜越呢?

裴鈞與崔宇前後到達晉王府時已月上中空,一經門房禀報,便被速速請入其中,而一路行去,所見府中下人都恭身謹步,無一多嘴慌亂。

晉王府坐落城東,卻比同在城東的忠義侯府更靠北面,不僅大門是三開一啟、朱漆銅釘的氣派非凡,就連府門的抱鼓石和石獅子都比忠義侯府高好一截兒,無論是獨占一巷的前後地界、門前石階上的卧龍丹墀還是彩畫華美的門簪梁枋,都不遺餘力地區分着什麼是皇親,什麼是臣民。

王府内甲兵環肆,裴鈞粗略一看,心知應是姜越已臨時從東城兵馬司調來心腹鎮守,而行到正廳,聽管事說:“二位稍等,王爺馬上便至。”就證實遇刺聽着雖險,姜越卻尚可自如活動、妥當布置,如此當是毫無大礙。

他與崔宇坐在堂中靜候,不免覺得晉王府中是真正的清淨——其實即便不是子夜時分,他記憶中的晉王府也是安甯的。此處既沒有他慣常在諸位王爺家拜見時聽聞的嬰孩哭鬧、妻妾莺歌,也沒有嘈嘈雜雜的藝伎、戲班前來咿呀,有的隻是這種四時草木一般的尋常與肅靜,甚至肅靜出一種淡然的威嚴——直如姜越其人。

正想到此,身側不遠處忽傳來一聲沉穩溫和的:“崔尚書久等。”一頓,那聲音又笑起來道:“慚愧,叫裴大人也來了。”

裴鈞随崔宇轉頭,果然見是姜越從遊廊過來了。

此時的姜越已換上府中常穿的素棉常衫,肩上随意披一件灰鼠薄裘,一身俱是安閑裝束往椅中坐了,可與此不搭的卻是他左臉頰上一道半指長的細小紅痕,還帶有已然凝固的絲絲血色,昭示着方才的險情。

一見此狀,裴鈞與崔宇登時認罪:“王爺受驚,臣等罪該萬死!”說完無需相通,便要齊齊跪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