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采訪區分為文字和電台記者采訪區,以及電視記者采訪區兩大塊。
從更衣室一直到出口,彎彎曲曲的一百米距離,這條路實在太長。
上百名記者等在這裡,阿隆索、塞納、哈維、卡西利亞斯,球星們不管多大牌,都得在這裡接受采訪。
理論上如果球員無視記者提問,記者有權向國際足聯投訴,球員将會受到警告或者懲罰。
當然,這種無視足壇潛規則的事非常罕見,除非是想要自毀前途,否則沒人會這麼做。
托雷斯挎着包走出來,身邊瞬間擠滿記者,克勞迪娅連忙回頭看向身邊的實習生,“是時候了,斯蘭蒂娜翻譯,現在——”
七八個志願者正争先恐後争着幫圖南拿手機和錄音筆。
壞了。
是沖實習生來的。
然而看清了眼前發生的一切,克勞迪娅頓時有點發懵。
拉莫斯正拿着馬克筆在筆記本上寫寫劃劃,看那純黑色的皮封面,正是實習生從不離手的那本。
還有包括法布雷加斯在内的幾個球星在圍觀,場面一時間看上去有些混亂。
這件事的真相不難理解和猜測,但沒想到帶來的威力如此驚人。
克勞迪娅從出口遊蕩到實習生旁邊,情不自禁想起很久之前剛進去《踢球者》的時候,還是普通記者的珍妮弗告訴她,采訪需要和球星有私人交情。
在比賽現場,球員會叫得出熟悉記者的名字,在熱情的擁抱和貼面禮後再接受采訪。
而在混合采訪區,如何讓大牌球員們停下腳步接受采訪,更是一門水很深的學問,與球員們的私交如何,是最關鍵的因素。
如果沒有私人交情,那就隻能比拼采訪技巧,這是前輩傳授的經驗。
她原本想着傳授斯蘭蒂娜實習記者一些經驗,比如如何用一句話吸引球星停下腳步……現在發現真是多餘。
發明混合采訪區的人真是天才,要命的天才,圖南快要被身強力壯的球星擠成紙片。
現在她終于明白《踢球者》給新人的下馬威是什麼了。
《不平凡牛馬》說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德國人重視契約和規則,不奉承上司,但在這裡僅憑業務能力是不行的,他們把所有專業技能之外的能力叫做“softskill”,簡而言之,職場有“明規則”。
人擠兌人是常事。
沒想到足壇居然也有“明規則”,球星愛擠人。
一開始她隻是想要“交朋友”。
托雷斯遲遲未到。
拉莫斯停在面前,像打在地闆上的楔子一樣,目光炯炯地盯着她,眼底冒着噼裡啪啦的火花,有種能把人看暈的笨拙和闆鴨人獨有的熱情。
他已經松開賽場上的發辮,頭發散落下來,閃着褐栗色的光澤,脖子和臉一樣寬,像鬥牛士一樣強壯,氣質上卻像個文藝青年。
圖南覺得再看下去就有些不禮貌了,于是用西班牙語問了一句:
“我們是《踢球者》雜志,請問你們有興趣留下聯系方式,以便在合适的時間接受一次電話專訪嗎?”
拉莫斯接過馬克筆,視線餘光裡看到那條雪白纖細的胳膊縮回去,感覺氣息有點不聽腹肌控制。
他在筆記最顯眼的地方寫下各種能想到的聯系方式,MSN,臉書和推特,筆尖在空白的書頁上落下像快速抖動旋轉的波浪:
“非常标準的西班牙語,帶着Castellano口音,你是從小在馬德裡長大的?”
“德國人。”圖南将筆記本重新接過來,她注視着拉莫斯手臂上茂盛的金黃色汗毛,總覺得這個年輕的後衛有種莫名其妙的緊張,就好像下一秒就要幹什麼壞事。
就像曼努做壞事的時候才有的那種模糊感覺,第六感。
拉莫斯突然碰了一下白嫩纖手,晶瑩指尖順着指腹的邊沿劃過,比絲綢還要嫩滑的觸感,一個激靈差點從小腹生出。
在某種自動機制的驅使下,他還想再碰上去,很微弱的動作。
圖南被吓了一跳,一把将筆記本從拉莫斯手裡抽回來。
熱情的鬥牛軍團像一群喜歡撩騷的大男孩一樣旁觀着,擁擠着,乃至将圖南簇擁在人牆的中心,渾然不知自己也是外人眼中被迷得神魂颠倒的人之一。
“這是我的。”法布雷加斯奪過隊友的馬克筆,在加粗的電話号碼後畫了一個潇灑的心,帶着箭頭的心。
圖南:……
在歐錦賽這種最頂級國際性大賽事上,《踢球者》也是有特權的,最有權威的記者坐在轉播室,等着和德國足球隊的球星開一場小型新聞專訪會。
資深國際記者采訪其他球隊,會打電話給球星經紀人約一場專訪。
如果遇到不愛出鏡的球員,怎麼約都約不到,就隻能來混合采訪區等待,面對面交流。
混合區的采訪需要向國際足聯交錢的,而且有名額限定。
圖南以為來這裡約采訪是個苦差,沒想到會遭遇這類突發狀況,這些闆鴨球星似乎有點小毛病。
不過問題不大,運動員不需要聰明的大腦,足球運動員更不需要,更何況他們熱情又善良。
她隻需要說聲謝謝,就能得到一連串的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