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粉
三人有說有笑的,不一會,那個大竹籃裡就堆滿了槐花。
“阿九,如何?我的手锊起槐花來,是不是不比你慢?”勁松得意地道。
阿九點了點頭,表示認可:“勁松,你爹是大夫,你倒是說說,這槐花到底有什麼功效?”
勁松笑道:“我爹是大夫,不過,我沒學過醫,所以,我也不知道這槐花能治什麼病。可是,我知道,這槐花做菜是非常好吃的,咳咳,阿九啊,你今晚打算怎麼做這個槐花啊?”
七郎聽了,心裡知道勁松是想讓他兄妹留飯。他對勁松的為人素來仰慕,又敬佩他剿匪的事迹,也是一心想要結交他的。
于是便微笑道:“勁松,今晚是農曆十六,俗話說得好,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月色下的田野,可真是景色怡人。不如你就在這裡吃了晚飯,飯後我倆月下漫步去,可以嗎?”
聽了他的話,勁松心頭一喜:“既然如此,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阿九也抿嘴一笑:“既然如此,你就嘗一嘗我做槐花粉的手藝吧。”
說完,她就拎起竹籃,自去水井邊打水,從籃子裡取出一瓦盆的槐花清洗幹淨。
七郎帶着勁松到水井邊洗了手,便去客廳裡高談闊論起來。
阿九将槐花端到廚房,放在鍋台上。拿了一個葫蘆鋸成的幹瓢,到倉房裡,找到裝紅薯粉的大壇子。打開壇蓋,舀了半幹瓢紅薯粉,回到了廚房。
随後,她便鑽到竈底,升起了柴火。
一口鍋淘米煮飯,另外一口鍋便用來炒槐花粉。
倒油燒熱之後,阿九便将半盆槐花倒入鍋中翻炒,期間放入醬醋調料。待槐花炒熟之後,又将紅薯粉倒入一個大海碗中,加水調勻,倒入鍋中,與槐花攪拌在一起,用鍋鏟塌平。
之後,她又拿起油壺,将芝麻油從鐵鍋四邊淋了下去,然後将槐花粉煎炒至兩面金黃,就裝盆出鍋。家裡人口多,用普通的碟子裝,根本不夠吃的。
想起勁松在家吃飯,總歸是客人,不能總是吃素。可是再燒菜,時間又來不及了。
阿九就回到房裡,打開自己妝台上的小木盒,從裡面去了幾十文錢,跑到村口的熟食鋪子裡,買了一盤豬頭肉,一盤醬雞爪,一盤豆腐皮。
等到她回家的時候,王秀才夫婦已經領着她幾個哥哥嫂嫂從地裡回來了。
見兒子和勁松在客廳裡滔滔不絕讨論着文章,王秀才很是高興:“七郎,你的确要跟勁松好好讨教了!”
勁松急忙站了起來:“老師,師母!”
何氏便道:“不必多禮,我看見阿九買了菜回來,咱們就開飯吧,勁松,鄉下簡陋,不比金陵城,沒有什麼好菜招待,還望不要嫌棄。”
“師母這是哪裡話,金陵城裡最富貴的人家,都想着吃這些鄉下風味的菜肴呢!”勁松誠懇地說。
說話間,阿九已經将飯菜全上了桌。
席間七郎不斷勸菜。
勁松夾了一筷子槐花粉,隻覺得入口嫩滑,香氣四溢。心裡暗想,這阿九不是說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嗎,看來廚藝可真不錯啊。
當着她爹娘哥哥的面,他自然不敢多看她一眼,隻不過,這頓飯吃下來,終究還是拘謹了。勁松自己也不明白,自己平日裡很灑脫的一個人,怎麼就突然拘謹了起來。
吃完飯,七郎便邀勁松一起去月下漫步,勁松便道:“七兄,今日你們家農忙,我哪能這般沒眼色,月下漫步之事,就等下個月吧,我就不打擾你們家休息了。”七郎見他這般說,隻得作罷,勁松便告辭走了。
此時,家裡人也都回房休息了,隻留下阿九在飯廳裡收拾碗筷,擦拭桌子。
見父親也起身要走,七郎便道:“爹!”
王秀才聽了,便轉回身來,坐在飯桌前:“七郎,你有事?”
七郎便将傍晚時分,周閣老祖孫來訪的事情,跟父親說了一遍。
王秀才聽了,沉吟道:“周閣老雖然本人已經告老歸田,可是他兩個兒子都在朝中做官,除此之外,他門生遍布朝野,周家勢力不可小觑。”
“爹,既然如此,那周閣老完全可以自己請個先生專門教他孫子啊,怎麼會想着去上學堂?”七郎不解地問。
王秀才擰起眉頭:“這也是爹覺得迷惑不解的地方,不過,周家既然提了請求,我們自然是不能回絕。七郎,等下你就去周家祖宅跑一趟,跟周閣老說,他孫兒随時可以入學。”
七郎點了點頭。
阿九在廚房裡将一切收拾停當之後,來到院子裡,隻見一輪明月懸挂在老槐樹的樹梢,不知從哪裡傳來青蛙咕咕的叫聲,她隻覺得這月色如此美好,讓人渾身輕松。
“阿九,你忙完了,回房裡來,娘有話跟你說!”何氏在女兒的閨房裡,隔着窗戶對女兒叫道。
阿九答應了一聲,就回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