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這件事處理的不好。經此一事,甄家女孩和安家女孩,名聲總會受損。
可她隻是為了保全她哥哥,絕口不提對年輕女孩子名聲的影響。
将心比心,宜修是個母親,華妃家裡也有姊妹。甄嬛此舉,相當于是惹了衆怒。
宜修慢條斯理道:“外男入宮,見宮妃不行禮,言語絲毫沒有尊重。莞嫔,你可知罪?”
畢竟是做過多年的皇後,宜修身上自然有一股威壓。她這麼淡淡一開口,甄嬛便覺得冷汗津津、氣勢先軟了一頭。
“宜貴妃娘娘,”甄嬛低頭道,“哥哥喝醉了酒,說話不過腦子,竟将夢裡之事當真了,嫔妾已經再三提點哥哥,日後絕不再犯。”
華妃嗤笑道:“莞嫔好利的嘴,你家人都是這麼不守規矩麼?要本宮說,這樣的人,打死也不為過,真是好笑,莞嫔話裡還舍得維護呢。”
宜修看了華妃一眼,道:“華妃妹妹說的是,莞嫔妹妹,若是人人都處置這麼輕,皇上的臉面往哪裡放呢?”
她雖然語氣和緩,說的話卻不容置喙。
“你到底年輕,不知道此事的厲害。此事若傳出去,安貴人日後可怎麼見人呢?便是甄家的女孩子、安家的女孩子,嫁娶之間總有些耽誤了。”
“你哥哥滋事,本給家族帶來禍事,也是他自找。隻是安貴人何其無辜,不過恰好經過,誰經得起這樣的攀咬?安貴人的姊妹,遭遇這樣的飛來橫禍,在莞嫔你的嘴裡,便是輕飄飄一句絕不再犯麼?”
甄嬛臉上火辣辣的。
她心裡清楚,宜修和華妃說的都是事實,可她能說什麼呢?去将自己的臉皮揭下來,扔到地上,讓宜修她們踩麼?
她到底是不說話了。
*
甄珩的失态,畢竟是一時的。
有甄嬛轉圜,甄珩反而成為一心為了皇室的忠臣。
自己埋的坑,不跳也得跳。甄珩配合胤禛做戲,京城上下流言紛紛,道是甄珩為了一個青樓出身的外室,引得妻子要和他和離。
這樣的事情傳進宮裡,連太後都過問了兩句。甄嬛還是那副擔憂且恨鐵不成鋼的說辭,隻一切随着胤禛的安排。
甄嬛在宮裡因為甄珩受了牽連,華妃卻水漲船高,再封貴妃,真是一派花團錦簇。
然而,所謂物極必反。華妃正是得意洋洋,以為皇後之位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時,前朝突起波瀾。
汝南王被除,年家兵權被奪。宜修得知此事,心裡大驚。
她畢竟和華妃也算有了糾葛,再有懷甯一事,也不能不過問年家。
宜修和華妃日日求情,卻無甚作用。胤禛是鐵了心要剪除年家的羽翼,先是斬了年羹堯,又是對年家其餘男丁接連降罪。
雖然有懷甯苦苦哀求,寬恕了年家小輩,但懷甯之夫婿年熙并不在此列,此後因在監獄受刑染病去世。
正在此時,甄嬛趁機為沈眉莊平反,曹貴人也斷尾求生,将年世蘭做過的惡事,樁樁件件的列了出來。
胤禛大怒,先是複位沈眉莊,又貶斥華妃為年答應。
曹貴人因襄助有功,被封襄嫔。
而甄嬛,因在此事中出力極多,甄家又算是功臣,故而晉封為妃。
兩相落差,對比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