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妃回宮,欽天監道是危月燕沖月。
胤禛正疑惑,又聽欽天監喜氣洋洋道:
“大事已解,不知皇宮東面住着哪位貴人,正是紫氣環繞,解除了危月燕的煞氣啊!”
住着東面的,又符合欽天監提出的其他條件的,唯有懷甯一人。
被欽天監批命:此造純陽,龍生鳳體,庚金日主,性情剛烈,天月二德,臨官二祿,國印當權,華蓋護身。
這樣的話一說出來,胤禛心裡有些不自在了。
龍生鳳體,顧名思義。莫非以後,還會出現一位愛新覺羅家的武則天嗎?
甄嬛卻嬌笑着解了圍。
“公主不愧是龍子皇孫,又是皇後娘娘嫡出,可不是龍生鳳體,龍子從鳳體而出麼?公主身份尊貴,這樣的說法,也是應該的。”
胤禛這才放下懷疑。
甄嬛回宮,産下龍鳳胎,晉封為貴妃。
胤禛對她的信任幾乎達到了頂峰。
龍鳳胎越長越大,甄嬛也日漸受寵,地位崇高,人人巴結,隐隐有超越宜修之勢。
然而入秋的某一天,胤禛突然病了。
後宮衆人皆去侍疾,甄嬛、葉瀾依、沈眉莊、安陵容,乃至于宜修,都前去照料。
可這場病卻來勢洶洶。
胤禛的病情非但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重了。
這麼多年,他始終忌諱如同從前九子奪嫡的事情發生,遲遲不肯立太子。
甄嬛前去侍疾,胤禛氣喘籲籲,掙紮着告訴她:
“朕屬意咱們的弘曕為儲君,嬛嬛,你意下如何?”
甄嬛靜默了一會兒,道:“皇上,大阿哥既嫡且長,弘瞻不過黃口小兒,才幹不顯,如何做儲君呢?”
甄嬛的話是不無道理的。
但胤禛眼睜睜看着自己日漸衰弱,而自己的長子卻身強體壯、如日中天,這種幾乎要将他淹沒的、對生老病死的恐懼,令他對長子産生了無盡的厭惡。
他下意識回避這個問題,隻是強調着:
“聖祖當日登基不過八歲,弘瞻自然可以。”
甄嬛幾乎要笑了。
她一回宮,就将消息傳遞給了宜修。
宜修聽了線人的傳話,面無表情。
在這個男人心裡,自己母子三人從來都無關緊要。
既然如此。就别怪她心狠手辣了。
胤禛的病情越來越嚴重,甚至到了苟延殘喘的地步。
那一日,陽光正好。
宜修進入了久違的養心殿,再次出來,她心平氣和地宣布。
“皇上,駕崩了。”
紫禁城響起了喪鐘。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
…”
弘晖登基了。
為了掃清登基路上的障礙,弘晖先登基為帝,冊封宜修為母後皇太後,妹妹懷甯為皇太妹。
此舉産生軒然大波。
人們讨論這件事,朝廷也屢屢有人進言,這樣行事實在欠妥。
可弘晖并不在意這些反對之聲。
諸多的反對,在懷甯出色的政績後,也漸漸銷聲匿迹。
所有人都默認了弘晖看似胡鬧的行為。
弘晖看大事已成,在某一日翩然從京城離去。
隻留下一道要懷甯即位的诏書。
找不到皇帝,後宮裡沒有留下一兒半女,宗室裡也沒有能比得上懷甯名正言順的。
何況太後一力支持,還道唐朝武則天尚且能做皇帝,出身滿族的正經嫡出皇太妹,如何做不得?
太後力排衆議,懷甯自己也不是省油的燈。
那出自年家的虎狼之師一出來,人人都沉默了。
都是文人,誰敢真刀實槍地去拼一場?
懷甯順利登基。
她登基後,兌現承諾,放歸了甄嬛。
甄嬛過上了自己期望的日子。
沈眉莊和溫實初,也算有情人終成眷屬,被懷甯悄悄一起送出了宮。
安陵容、浣碧、敬妃、端妃等人,以太妃之位,榮養後宮。溫儀、胧月、弘曆等,都有自己貼心的養母,比起從前,後宮要溫馨許多。
懷甯一輩子沒有子女,她勵精圖治,給了天下一個海晏河清的盛世。臨終前将皇位傳給了自己的養子,出自愛新覺羅宗室的孩子。
她看着哭的傷心的養子,笑着閉上了眼。
這一世,她對得起自己,也對得起天下人。
後來,史書這樣寫。
清女皇愛新覺羅·懷甯,自登基後開海禁,棄程朱理學,提高女子地位,鼓勵生産,對外交流,發展科學,強調百家争鳴。
雖然最後愛新覺羅氏不再是皇室,世界變成了共和國制,但龍國成為世界強國,華夏文明也成為人人向往朝拜的古代聖迹文明。
桐月閉上眼睛,就聽見系統的結算聲:
“宿主桐月,在甄嬛傳世界表現優異,改變一個世界線,評價等級為:優異。”
“獎勵積分:一萬。請宿主挑選劇本。”
桐月看着面前漂浮的三個劇本,挑中了中間的一個。
“世界挑選完成。選擇世界:陳情令。”
“因宿主表現優異,獎勵新世界人物身份、可自我設定外貌。”
“是否選擇進入?”
捏臉,這個桐月感興趣。
她看了一眼積分,上下滑動商城,自己最想要的那一件,現在的積分還遠遠沒達到。
還得多做幾個任務。
她不假思索:
“進入捏臉系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