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明的時間悠閑而充實。應星往返于學宮、工造司,以及現在的家中,将目之所及的一切知識都收入自己的大腦。而他在工造司的“兼職”也越發順利。他所掌握的學識逐漸超過了原本負責帶他熟悉工造司的那位工正。
以一份對物流機巧的改進建議為開始。
按照曉蒼改革後的工造司慣例:所有人,若是有什麼對工造司的不滿或者對在研項目的創意,盡可以寫建議書遞交上去。朱明的大師姐承諾,每一份被投入桂箱的建議書,她都會帶領幾位大工正,認真審閱。
這些建議書在被送到大工正們案前時,都會經過機器進行統一糊名,确保大工正們讨論結果的公正性。
由于工造司職能的特殊性,曉蒼規定,這裡的桂箱一月一清。而在上一次從桂箱中收取意見,大工正們集體投票通過議案時,全場隻有一份《有關于朱明物流機巧改進的初步設想》拿到了全票通過。
最後糊名一拆發現居然是懷炎将軍家新來的小孩,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當然,這隻是在應星目前所屬的部門激起了一小片水花。畢竟工造司内的工正千千萬萬,雖然單獨拿到外面都可稱道一句人才,但在這工造司内,這點成就當真不值得拿出來說道。
隻不過這份設想,疊加上應星的身世和目前的年紀,還是讓他在幾位大工正的面前挂上了号。不多,但足夠他們在工造司日常工作之餘,抽空去隐秘地圍觀一下這位神奇的短生種了。
有些人暗中偷窺,在背後對那份構想背後未曾言明于紙面的藍圖抓心撓肝。而有些人,當天晚上就在飯桌上得到了後續,滿足了好奇心。
“既然是師姐想知道,那沒什麼不能說的。”
應星扒完碗底最後一口飯,從身側的腰包裡摸出一支電容筆,在空中現場勾起了金色的線條。而随着他的動作,便有一支金水荷在虛空中緩緩綻開——那正是朱明仙舟的模樣。
目前這棟房子裡住着的四個人,有三個在給工造司拉磨。巧手匠人濃度過高所帶來的後果之一,便是這座房子裡的家具總是會遇到奇奇怪怪的改裝。比如這張不知道是曉蒼還是懷炎某次練手改裝出來的,原本是飯桌但是加了聯網投影洗碗烹饪等多種奇怪功能的桌子。
丹楓雖然跟工造司半生不熟,但這段在朱明工造司附屬學宮中的日子可不是白過的。至少一邊吃飯一邊幫應星開個投影還是沒問題的。
在銀發少年的操縱下,金色的絲線環上了那支金水荷。絲線内裡湧動着細碎的金光,或明或暗,像是呼吸着的血脈。而實際上……
“那是我具象化出來的新物流航線,方便理解。”
應星抱着黑陶杯喝着玄米茶,見桌上的杯盤碗筷都已經被曉蒼撤了下去,這才清清喉嚨,開始講解。
朱明仙舟目前的物流系統還是以星槎為主。小宗商品會被歸類到一起,每隔一段時間進行統一派送,彙入仙舟的交通之中。
“但這樣的話難免會給咱們朱明的交通網絡帶來壓力。”
仙舟的一切都服務于戰争,而在戰時,交通效率絕對是最優先級。也就是說,在平時的交通網絡中,所留出來的空餘越多越好。
而應星本人也對以星槎為主的物流系統的效率,有所體驗——那是真的有點低。他從玉兆上給丹楓買了包發貨地就在隔壁洞天的零嘴,結果這運輸時間足足有七天長。
他本以為可能是長生種的時間觀念問題,但當他從大師姐那裡了解到仙舟現行的交通情況後,他發現,朱明目前的物流網絡還是比較粗糙的,能細化的東西太多了。
“軍用物流自有一套規章,目前我不了解,也不做發言。我隻針對我相對了解一些的民用物流寫了點改造意見。比如說細化物流網絡分撥點,重新規劃物流路線等等。”
“這個你寫在《初步構想》裡了。”曉蒼安靜地看着他,“但既然是初步,那就說明你在這之後還有别的想法。”
少年點點頭:“其實我真實的想法是,我們可以将小型機巧運用到生活中。”
應星觀察到,朱明仙舟上那些裝載了智能模塊的機巧大多被搭載了武器系統,大多用于戰争。民用機巧雖然也有,但遠不及軍用機巧普及。
在應星這個剛融入仙舟的外地人眼中,在寄托鄉愁之前,機巧首先是工具的一種。既然是工具,那就要使用。人類發明工具不就是為了偷懶嗎?
“所以我真正想提交的議案其實是《小型機巧與物流網絡的融合與使用》。”應星安安穩穩地坐在原地,模樣十分乖巧。倒不像是個活潑的少年郎了。
不對,他本身也不是個活泛性子。
曉蒼收回放飛的思緒觸手:“你沒直接交這個,是考慮到了預算問題吧?”
畢竟根據物流網絡的需求改裝小型機巧也是一筆不小的錢。考慮到應星的資曆問題和工造司的預算問題,他選擇對原有物流系統進行小幅度調整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