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逸給師弟的零食,他常常會放到冰箱。——他對顧逸的零食不感興趣。——甚至将它送給别人,又或者忘在桌上。
顧逸看着他不開心,便主動相問。他隻笑着掩飾。他從不願向顧逸尋求情感幫助。我難道還意識不到為什麼嗎?
他以為他理解他内心那一塊悲涼,或許田大哥也是這麼想的?
像田大哥照顧顧逸一樣,顧逸也照顧着師弟。當時,田大哥極為包容,不管顧逸怎麼冒犯,他都寬容相待,以至于後來變本加厲、出言不遜。他擔心師弟也會這樣。容易得到,便不珍惜。師弟開始有這苗頭了。
如今,他問顧逸什麼事情,不加稱呼了。
拍一張圖,在圖上标個問号,不說話。顧逸一看心領神會,回了個“嗯嗯”。可是不自在。問問題,卻連句話都不說?
阿偉問了個問題,他不知道,便轉移道:“問标準答案!”顧逸很不悅,我是你師兄,請你放尊重點。但是他又希望和他成為朋友,不希望師弟在他面前說話怯弱弱的。
他為他開解,他隻是不懂事罷了。等之後,他才會明白,有一個人如此的尊重他、包容他,是多麼值得珍惜。
可是,顧逸何嘗不懂呢?顧逸明白,對你不尊重,就是不尊重,那是發自内心的,你沒有做什麼讓他認可你。就像他似乎一直不認可田大哥。
顧逸見他不開心,以為是表白失敗,便問了句:“不必強笑撐着,這種感覺,太難受了。”
他回:“好好改論文。”
他回去時候,顧逸總覺得他不開心。便又問好:“我這幾天忙,等忙完,我們去松雅湖嗎?時間暫定25号?”
他回:“你先把你的事情忙完再說。”
顧逸心想,我在幹嘛呢?當初我不願讓田大哥走進來,不也是同樣的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