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4
身居要職的人,挺不容易的。像高适,面對七萬吐蕃壓境,在攻和守之間他選擇了退。要知道他得抗下了多麼大的壓力才選擇棄城?要知道棄城意味着可能要背上千古罪名!可是正面迎戰,又隻有死路一條。他的勇氣、膽識、謀略實在令人佩服。
5
再講李白。李白的性格真的很吸引人。潇灑不羁,仗義遊俠,不拘人間小節,喜名山大川,愛結交朋友。我之前對李白的認知一直停留在他是個詩人(文人),但他不是,影片裡的他是個遊俠、劍客,一生精彩,蕩氣回腸。能與李白見一面,一生都足夠了。
6
在李白被赦免後,寫下: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句詩,我這幾年才讀懂。當周圍的風言風語還在阻礙你時,你已經前進了很遠很遠的路了。
還有一句“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當年,我住在長沙,長沙的冬天尤為寒冷。長沙又稱星城,沒開空調的時候,得把被子裹得緊緊的,那晚,我寫下“星城一夜雨,萬戶裹被聲”。
另外,影片中展示的《将進酒》的畫面跟我想象的其實挺不一樣的。我想,他們應該是在一個酒館,跟岑夫子、丹丘生三人飲酒,他叫店小二把店裡最好的酒——五花馬,千金裘——拿出來,店小二怕他沒錢喝不起,慢吞吞地不動,李白直接扔給他一包銀兩:“這夠了吧,爺還能少你酒錢不成?快!把你們上好的酒拿出來給咱哥仨盡興!”
看完之後,我都想痛飲三百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