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買了個椰香包,心想,似乎現在更喜歡用對話的方式還原當時的場景,而當初,我沒法清晰地将故事的起因、經過、高潮、結束清晰地呈現出來。那是我跟心理咨詢師溝通的時候。
走進陽光心理咨詢室,一位大學生模樣的女生接待了我:“你是顧逸嗎?”
“嗯。”
“稍等一會兒,前一位訪客剛走,咨詢師還在整理。”她一邊說,一邊遞水給我。
“謝謝。”
進去後,是位面容慈祥、戴副眼鏡、四十歲上下模樣的女人。
坐下後,我開始講述自己的故事:“我喜歡上了實驗室的一個人,近乎癡迷,開始我倆很要好,可後來,我把關系搞砸了,他疏遠我,可是……我做實驗腦子裡全是他,根本靜不下心來,隻要聽到有人跟他講話,我的耳朵就豎起來了。他跟别人說話,談笑風生,跟我,就非常的冷淡。
我今早跟他開開心心打招呼,他冷漠地回了個\'嗯\'。然後我就跟他說,我熱氣騰騰地跟你打招呼,你為什麼這麼冷漠啊?他後來道歉,說自己當時在忙眼前的活,所以很冷漠,對不起,沒顧及我的感受。
可是,這種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您應該覺得我很敏感吧?這麼一點小事會想這麼多。”我試探地望了望她,尋求她的認可。
她輕輕“嗯”了聲,道:“是會有些敏感,不過你很好啊,會主動跟他溝通,把話說出來。”
“我不知道怎麼跟您說,事情太複雜了,太雜亂了,我根本不知道從何講起。不講前面,後面的事情可能你無法理解。講前面,時間又不夠。”
一次咨詢,隻有三十分鐘。
“沒事,你說。你要知道,心理咨詢是一項長期的手段。不可能一次完成的。第一次咨詢相當于我們對你有個初步的了解,之後要經曆好幾次的調整,訪客才會慢慢從中走出來。”
第一次,我隐瞞了一件事,阿專是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