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曉說他最近很忙,其中一個就是:找實習。
“我還以為,一般是博四博五才實習。”
“那太晚了。早點實習,積累工作經驗,以後找到好工作。”他回。
“那——以後你在阿國工作還是回國工作?”
他沒有太多猶豫,聊天框上立即出現他的消息:“現在阿國工作幾年,賺點錢,攢點經驗。國内有不錯的也可以。”
“那我們還要異地多久啊?”我苦笑道。這是個讓他為難的問題,我知道,他最近很忙,忙于科研,忙于做教助,忙于刷題,忙于實習,忙于找導師,而此時我再給他一個難題,挺自私的吧。我不擔心異地,我隻擔心他的未來規劃裡有沒有我。我問的其實不是“我們還要異地多久”,我真正問的是“等你在美國工作幾年後你還願意回來找我嗎?”
然而,回給他的是“前途要緊,工作重要”。
“我自己現在沒有穩定下來,我不知道怎麼跟你說,現在也沒法給你一個能讓你滿意的回複。”破曉說。
“我覺得滿意的答複就是今年聖誕或者過年你能不能回來,但是現在看來,大概可能回不來了。不過你跟我說了,我至少有了心理準備了。你安心忙工作吧,我不打擾你。”我回。
我不知道為什麼自己要這麼“懂事”。
“好,你也一樣。”
我倆都上過“戀愛腦”的當,所以,無論是我還是他,都奉勸對方,把工作擺在對方前面。可是,我不知道這是否是一個“對”的決定。
什麼是“對”?
1)如果我倆讓對方把工作放在對方前面,我們變更優秀了,最後我們也幸福地在一起了,那麼這就是我認為的“對”吧。
2)如果都變優秀了,但最後分開了,對還是不對呢?我不知道,到時,是不是會想,“如果當時我倆都能把對方擺在工作前面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