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栗将相親對象發給她的照片,轉發給崇知,問道:“我不知道回什麼。”
照片上是男人的午餐,白米飯、豬腳、腌蘿蔔、木耳等等。
“你可以問他,平時挑食嗎?有什麼不吃的嗎?”崇知回。
“問過了,他不挑食。”栗栗道。
“你可以舉一些平時你不吃的菜,問問他,比如大蒜、生姜、香菜、芹菜、洋蔥,說不定他隻是沒想到,這樣你們就能互相了解對方的飲食習慣。
等下次見面吃飯的時候,如果他避開這些,說明他把你的喜好記在心裡;如果你避開他不吃的菜,也可以給他留下好感。”
“你好懂哦,我都不會。”栗栗回。
“交錢交錢。這可是要付費的。”
又閑聊會兒,崇知放下手機,繼續讀《繁花》。最近,這本書讓他又愛又恨。愛的是,情節光怪陸離,人物對話真實,不像創作,倒像記錄;恨的是,裡面的男女關系,令人歎息、搖頭。
書裡的男人,像寶總、滬生、陶陶、康總,個個有了妻子不安分,還到外面找女人。女人幾句纏綿悱恻的話,就把他們魂勾了過去,不久後便開始“幹活”。
裡面的女人,都盼着男人的憐愛,偏偏還都找已婚男人。潘靜明知陶陶有芳妹,三番四次聯系。有一次,沒聯系上陶陶,竟把電話打到他家裡。她問芳妹,陶陶最近怎麼樣。這一聽就不對勁,好端端的打聽人家丈夫近況幹啥,陶陶得知後對潘靜愈發冷淡。結果,潘靜竟找上門來,芳妹哭着問陶陶,不是憤怒地質問,反而是哭訴哀求。陶陶一個電話過去,總算将一樁孽債了結。
再說這汪小姐,酒桌上對徐總有好感,喝醉後,徐總扶她上樓,就再沒下來。而桌上,人人都心知肚明,徐總,和他秘書蘇小姐,關系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