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李成器。
李成器這趟出遊是帶着公差的,回京的第一時間,當然是要去大明宮見李隆基。
此刻的大唐,剛剛從韋氏亂1政和先天之變兩場□□中恢複過來,百廢待興。是以此刻雖然已經近戌時,但大明宮禦書房依舊燭火通明,大唐第七位皇帝李隆基正在批閱奏折。
自從做了大唐的皇帝,他便一刻不得閑,事必躬親。
以前做皇孫的時候沒覺得,每天攜鷹走馬好不痛快。
現在他成了大唐的主人,身上背負着李唐的國祚和天下蒼生,李隆基一下子就感覺出了壓力,連吃飯都不覺得香了。
你說這一天天的,怎麼就不太平呢!?
李隆基一邊翻奏折一邊糟心。
則天大聖皇後借佛篡位,各地均大興佛寺。寺廟要土地供養,僧人不事生産但吞并了大量的土地,得想辦法限佛。
太平公主與窦懷貞、岑曦、蕭至忠、薛稷、崔湜等人發動政變,牽涉甚廣,左右羽林軍都要清洗,大将的人選要仔細斟酌。
奚酋李大輔于神龍年間臣屬突厥,延和元年大敗唐軍于冷硎,但最近有意請和,不知真心假意。
這才剛到四月,突厥又來求親。這親不是個好求,馬上要到青黃不接的時候,說不定又要南下打谷草。
唉,煩,吃不下。
正郁悶着,有人來報,說宋王求見。
李隆基放下筆。
李成器是他派出去的,為的就是和李大輔派來的使者碰面,先探探對方的虛實。
正式的遣使要等雙方正式商定後再來朝,要是條件談不攏,那就當沒發生過,李大輔也不用擔心被突厥問罪。
“大哥一路辛苦,此行可是順利?”
李成器點頭,先把與李大輔使者會面的過程講了一遍。
“後突厥默啜對庫莫奚也壓榨日深,不但連年加稅,每每征戰還抽盡庫莫奚部中丁壯,李大輔不甘臣屬,得知陛下登基,便想重新内附。”
“重新内附?”
李隆基輕笑一聲。
“你覺得可是當真?”
“現在還不确定。”
李成器說道。
“李大輔此人生性狡詐,延和元年孫儉在幽州發兵十二萬讨奚,被李大輔大敗,孫佺、周以悌被李大輔獻與默啜表忠。冷陉一戰這才過去幾年,默啜那老東西還沒死呢,李大輔怕他怕的要死?還敢生出反心?”
李隆基點頭。
他和李成器的想法差不多,對李大輔突然改變的态度心存疑慮。
突厥乃是大唐的心腹大患,早年間大哥的女兒金山公主,原本便是要嫁給默啜的兒子揚我支和親,之後因為太上皇退位,這事兒便不了了之,後才有了李大輔獻唐将表忠心。
“那邊先晾晾他,看他如何吧。”
說完了正事兒,李隆基便又問起李成器這一路的見聞。
李成器正想跟他說豆油的事兒,聞言馬上讓人把醬油壇子和豆油桶搬了上來,直言此乃本次行程最大收獲。
哦?
李隆基好奇了。
什麼玩意這麼神秘?比和李大輔的來使會面還得看重?那他可得好好瞧瞧。
“帶回來的也不多,我自己留了一壇,一壇送去了百福殿,剩下的都送您這兒了。”
李成器笑着說道。
他們兄弟關系不錯,私底下都比較放松,也不拘一些虛禮。
他先給李隆基介紹。
“壇子裡的是醬油,桶裡是豆油,都是用菽做的。”
李隆基先打開壇子看了看。
呦,黑黝黝的,看着賣相不怎麼樣,但是味道倒是奇特。
“如何食用?”
“蘸牢丸吃啊。”
李成器一說起牢丸就咽了口水。
回程這一路上他也沒閑着,讓随行的膳夫研究了不少牢丸的制法,花式搭配醬油吃法,可是大飽了口福一番。
“醬油,取菽醬之精華,可為食材添光增色。”
哦?!
他這樣說,李隆基也心動了。
别的不說,他大哥對美食的品味還是沒得說的,他說好吃那就一定好吃啊。
“送些牢丸過來。”
他吩咐内侍。
“要湯牢丸啊。”
李成器又補了一句,轉頭就看見三弟眼中的不贊同。
李成器噗嗤一笑。
“陛下可是想起易廚子的湯牢丸了?”
李隆基點頭,面色不豫,可見當初易山留下的陰影有多大。
“說起來,我這次在海州還遇見了易廚子的後人,這醬油便和他有點關系。”
李成器笑着把軒福樓的事兒講了一遍,重點提了748,誇他頭腦靈活,尤擅機關術。
“他造了一架能壓榨菽油的機關,每日都有村民去油坊榨油,風味也不比葷油差多少。”
“便是這豆油。”
李隆基一開始聽李成器講豆油,還以為和醬油一樣都是調味料,心裡也沒太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