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樓裡一片寂靜,走廊上燈也亮了起來,戶外的寒風,透過窗戶間的縫隙,将厚重落地的窗簾,吹得鼓了起來。
範清婉與楊之江一前一後走出辦公大樓時,這才發現院子裡,花草樹木猶如撥浪鼓一樣,在狂風中搖來擺去,幾乎要被折斷似的。天色明顯陰冷了起來,一場大雪似乎馬上要來臨。
範清婉整了整衣衫,準備向自己的面包車走去,楊之江忽想起那天劉隊站在這裡,嬉笑他倆情景,頓時頭腦一熱,鼓起勇氣,怯聲聲說到:“天好像要下雪了,你現在…回單位嗎?”
“回!怎麼?想請我吃飯?”
楊之江沒想到範清婉停下了腳步,并轉過身來,望着他笑,令他頓時面紅耳赤,情急之下,便吞吞吐吐地答到:
“可以啊…賞面嗎?”
“嘻嘻嘻…還是免了吧,天色這麼暗了,我還是回單位吧”
楊之江一聽,心裡反而急起來了,連忙說到:“吃個飯也耽誤不了你多少時間!這…大門口不遠處,就幾步路,有一家專做鴨血粉絲湯的百年老店,味道非常不錯,想不想去試一試?這可是當年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半夜裡溜出皇宮到此吃過的百年老店哦“
也許範清婉此時确實餓了,想了想,便欣然同意了。
這是楊之江平生第一次請一位年輕女性吃飯,心裡多少有點激動。一路上,他總想說點什麼,但一時又不知如何開口。直到兩人走到路旁的一顆梧桐樹旁,這才跟她聊起有關鴨血粉絲湯的話題。據文史考證,鴨血粉絲湯實際上并不是南京人所創,而是他老家一位名叫梅茗的落第秀才發明的,晚清時期《申報》主編蔣芷湘先生還為此專門寫了一首詩:
“鎮江梅翁善飲食,紫砂萬兩煮銀絲。
玉帶千條繞翠落,湯白中秋月見媸。
布衣書生饕餮客,浮生為食不為詩。
欲贊茗翁神仙手,春江水暖鴨鮮知。”
兩人走進店時,見裡面人頭攢動,熱氣騰騰,果然有百年老店的範兒,裝潢得古色古香的。四周的牆上,挂着一幅幅鏡框鑲着的照片,其中一幅猶如醒目,挂在一進門的位置上,竟然是國民黨主席連戰夫婦吃鴨血粉絲湯的照片。畫面正中,一碗熱氣騰騰的鴨血粉絲湯,碗中有條不紊地擺放着鴨肝、鴨肫、鴨血等,幾片香菜優雅地漂浮在湯水間,連戰先生的目光之中,飽含着一股濃濃的思鄉之情。
“你看這張照片”,楊之江興奮地用手一指
“這不是連戰與他夫人方瑀嗎?“
“厲害哦”
“我還知道,應該是在夫子廟美食一條街上的狀元樓大酒店裡拍的,時間是2005年4月27日晚“
楊之江一聽,頓時怔住了,他本想以此作為由頭,好好表現一番,卻沒想到她好像比自己更清楚,更如數家珍似的。
範清婉見狀,連忙解釋到:“說來也巧。那天連戰夫妻一行到夫子廟參觀時,我與我中學的同學也正好在逛夫子廟,到處是人山人海。大家聽說連戰他們是專程來品嘗秦淮風味小吃,頓時一窩蜂擠了過去,當時我倆瘦弱無力,隻好站在遠處,但依稀能聽到那酒店裡在奏着《喜洋洋》這首曲子,後來聽說,連戰他們坐下來後,點的第一個小吃,就是鴨血粉絲湯,後來還點了什麼蘿蔔絲煎餅、炸幹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