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泰三年,也就是公元936年,這一年11月為閏月,是一種非常罕見的月份,辛巳日,也就是該月的26日。後唐叛将石敬瑭勾結契丹,在白馬坡打敗了朝廷的軍隊,很快兵臨洛陽城下。末帝李從珂見回天乏術,便毅然決然地帶着一家老小登上玄武門城樓,跳入大火中自焚。這一段曆史,史料典籍中都有記載,相信大部分人都清楚,可其中的一段秘事,卻鮮為人知。
據我祖上相傳,末帝在登樓前,曾将我的祖上李竣召至後宮,當時,我祖上任末帝的殿前侍衛。末帝将一鎮國重器交給了他,讓他送到江南去,後代人稱,就是秦皇傳國玉玺。當時,我祖上護主心切,不願意親自前往,因此派遣了一名跟随自己多年的貼身衛士。為了日後好辨認,臨行之前,我祖上從家中刊印的一本李氏詩集中,撕下了其中一頁,然後一分為二,将上半截交給了衛士,下半截留給家中,以備日後聯絡辨識之信符或憑證。當時,洛陽城已被圍,我祖上經過一番拼殺,終于成功地将這名衛士安全地送出了洛陽城,然後又快馬折返,前往皇宮救駕,卻不料在半途之中,遇到了叛臣石敬瑭以及他的部下劉知遠的人馬,最後因寡不敵衆,壯烈殉國了。
由于當時這一切發生的都很倉促、突然,家人也隻知道祖上派衛士将皇帝托付的寶物送往江南,至于衛士姓甚名誰以及在南方什麼地方等,一概全然不知。好在那本詩集還藏在家中書房,後經一番核驗比對,發現那張被撕掉的紙頁上,正反兩面各印着一首五言詩:
正面頁上,為李賀所作的《洛陽城外别皇甫湜》:
“洛陽吹别風,龍門起斷煙。
冬樹束生澀,晚紫凝華天。
單身野霜上,疲馬飛蓬間。
憑軒一雙淚,奉墜綠衣前。”
反面頁上,為李商隐所作的《涼思》
“客去波平檻,蟬休露滿枝。
永懷當此節,倚立自移時。
北鬥兼春遠,南陵寓使遲。
天涯占夢數,疑誤有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