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虞勉勉強強道:“令師兄在哪裡高就?他這樣的有識之士,不知道我天坤有沒有機會,招賢納士?”
林曦輕描淡寫說:“他安貧樂道、立志報國,沒有從商。”
這才繼續跟周虞道:“周總是個明白人。官身不沾泥。”
林曦反問:“而謝董把集團起名為國昌。一個想要與國同昌的人,難道就想要沾泥嗎?難道就不知道愛惜羽毛嗎?難道就不知道要避嫌嗎?”
周虞之前想了一圈,問題出在哪裡。怎麼也沒有意識到,竟然是出在這裡!
背景和成長環境,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天賦和能力,卻能影響一個人的眼界與認識。
周虞爺爺開始發家,老爹周坤特别會賺錢。到了周虞這裡,能力手腕,也是公認的厲害。
但是除了林曦,真沒人和他說這些。
在家庭中,周家前兩代當家人,憑借本能和經驗趨吉避害,是能做到的,但真沒有什麼清晰的認知和大的眼界格局。更不要說,把這種見識傳授給兒孫了。
在教育方面,周坤和謝家較勁,堵着一口氣,把兒子送到國外讀書。周虞在國外是大有長進,但國外和國内,國情又不一樣。
踏入商場之後,身邊打交道的,要麼是恭恭敬敬的下屬,要麼是客客氣氣的合作方。
一些商場前輩,周虞也是敬重的。但是人家和他周家也沒多大交情,周虞地位又在這擺着,人家犯不着用心指教他。萬一話不中聽,反而結仇。
結果,周虞硬是憑借着自己的敏銳和這些年打拼的經驗,隐隐約約地認識到了一些問題。雖然還不夠清晰透徹,但畢竟是認識到了。
當初,林曦和周家的糾葛,就讓他感觸頗深。今天林曦這番話,更是如響鼓重錘。
林曦看了周虞的表情,多了幾分把握,又說:“天坤是如何起家的?周總您比我清楚。”
也不用細翻周家的發家史,就看天坤現在的資産構成,就說明很多問題了。
周家一直與娛樂業密切,天坤旗下有院線、電玩城、美食城、□□,投資電影、電視劇;有金融業務,主要是信貸和基金。
還有幾家小地産公司,大概十年前從陸家撿便宜買的。周家原來幹過拆遷,收購地産公司後,由于趕上地産行情一直很好,幾家小公司也慢慢經營下來了。
不能和國昌地産這樣的頭部企業相比,地産也不是周家的主營業務,但那些公司也零零散散的拿地、一個接一個地開發樓盤,利潤回報也還不錯。
周家還有兩塊業務,一個是服裝制造,另一個是家電制造。周虞接手之後,非常看重這兩塊業務,花了很多心血。
可以說,這些年天坤集團能健康高速增長,這個闆塊功不可沒。也這因為此,周虞特别看重這次和國昌合作的機會。
周虞一直覺得,天坤很多産業,是高風險高回報,很飄。一直沒出大事,簡直是祖宗保佑!
這些年,一直有一股風氣,鼓吹輕資産運營,投入少回報高。
但周虞的想法恰恰相反,他其實在慢慢削減高風險業務,比如信貸,逐步降低其在集團總業務之中的占比,轉而逐漸增加制造業占比。
林曦暗示了一下,接着說:“或許很多公司,都想與天坤有所合作,他們也不在乎這些問題。畢竟,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可遠比虛無缥缈的名聲更加重要。”
她作出一個遺憾的手勢:“然而,對于國昌這樣的大集團來說,則截然不同。他們擁有的選擇太多了。集團的名聲,很重要。能清清白白的賺錢,為什麼要冒着沾上污水的風險呢?”
“當然我們都認為,天坤不至于在合作中,做什麼手腳。甚至,如果真有必要,國昌也不介意和天坤合作。”
林曦推心置腹地道:“但問題是,天坤并非唯一的備選啊!全屋宜居也很好,甚至還更好拿捏。同等條件下,選擇底子更幹淨的全屋宜居,也不奇怪吧。”
周虞面上依然平靜,但已是不自覺的握拳。他仍然保持着風度道,“謝謝林小姐指教。”
他是真心感謝,關鍵時候的一句指點迷津,比什麼都重要。
周虞又道:“謝董或許當然在意這一點。但是,林小姐,想必在其中也出力不少吧?
林曦輕輕一笑,再度端起咖啡杯,并不否認。
周虞心中暗歎。他猜對了。于是說:這件事情,是我天坤技不如人。但是以後的路還很長。我真的不希望,有林小姐這樣的敵人。”
他誠心實意地問:“如有什麼,能夠平息您的怒氣,請林小姐盡管開口。”
周虞雖然傲氣,但不蠢。如果有人,能在哪怕任何一個方面比他強,他都會尊敬。他對林曦,以前是欣賞,現在是欣賞加佩服。
林曦的回複,也很幹脆利落,“我說過,我并不是氣量狹窄的人,也不是口是心非的人。我也說過,我對周總沒有怨言,隻有惺惺相惜。”
林曦一直覺得,在當年周唐的事情上,她和周虞是不盟而盟,互有默契。
這也是實話:“這些年,天坤從來沒有找過我的麻煩。這可不是老周董的作風。在這一點上,我是非常感激周總的。”
林曦也坦言:“而且周總心裡也清楚,無論是在投行,還是在華榮的時候,我也同樣沒有給天坤添過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