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曦毫不客氣地挑破國昌建材二人的小心思。當年,怕被集團賣掉,拿員工說事,要保住大家的飯碗子。現在進行升級改造,倒想把即将多出來的員工,一下子裁掉。
二人被問的,一時羞愧,讷讷不能言。又過了一會兒,還是副總裁吳自樂先開口道:“但智能化升級,确實是為了提高業績,也是為子公司、為集團的未來發展考慮。”
林曦淡定地道:“所以,無論是小謝總,還是我,沒有人反對智能化升級。隻不過是希望在升級的同時,盡量兼顧一下員工的利益。”
她推心置腹地道:“剛才您二位,說不明白小謝總的決定和想法。可小謝總的态度,從來都沒有變過。”
“他曾經說過,每一個闆塊都是集團的重要一員。如果業績不佳,就要幫助他們發展,而不是當做包袱甩開。他還說過,集團發展的紅利應該由每一個集團員工共享。”
林曦誠摯地道:“小謝總并不是嘴上說說,做做表面功夫,他是真的放在心裡的。”
二人有一瞬間的動容。但他們畢竟是久經商場之人,沒有那麼感情用事。片刻的感動後,很快又想起了實實在在的困難,提醒道:“但是安排員工轉崗,确實不夠又效率,途勝波折。”
林曦看着面前的二人,仿佛看到了之前的自己。他們和那時的自己一樣,隻是站得不夠高,看得不夠遠,隻能看到近在眼前的利弊得失。但是她沒有義務,去幫助他們提高認識。
或者說,以他們二位的年齡和人生經驗,也未必願意轉變觀念。更甚者,以他們子公司總裁的站位立場,就算看明白了,也未必會被理想、情懷、遠大利益所打動。
因此,林曦并未試圖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而是直白地恫之以利害。“如果不是出于對子公司的感情和對員工的關懷。小謝總為什麼要做出這麼多努力?”
“如果隻為了省時省事,小謝總大可以任由鄧總出售兩家子公司。把資金回收,重新投入國昌芯片、國昌機電,甚至投入到房地産和文旅闆塊。再不然,明光投資的回報率可是能夠做到30%。”
她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覺得有點涼了,又随手放下:“小謝總要的不是錢,他要的是共同發展、小謝總眼中,也不是隻有利潤,他還要保障員工的福利和權益。小謝總要的也不是省時省力,他要的是盡善盡美!”
不用費口舌去去感化、打動他們了。
現在,林曦隻要明明白白地告訴他們,老闆看重顧慮的是員工,如果你們為了省時省力,不和員工捆綁在一起。老闆也會了為了省時省力,直接把你們打包賣掉。
如果林曦一開始就和他們這麼說,難免會激起他們的鬥志和逆反心理。如果一下子沒吓住,後續就沒有籌碼了。
但是,在經過一番鋪墊之後,在林曦的連番揉搓打擊之下,國昌建材二人的對抗意志,已經被消磨了很多。他們面上不斷浮現猶豫,内心也十分,在畏難和接受挑戰之間,徘徊不決。
林曦見他們心裡已經有所動搖,就需在天平一端,再加一些重量了。
她很真誠地道,“其實,關于升級改造,技術上是沒有什麼問題。現在難點隻有兩個,一個是資金籌集,另一個就是人員的安置。但是,這兩個問題其實是互相糾纏的。”
林曦再度打開文件夾,把裡面的材料抽出來,重新就事論事道:“這一版方案,人員工遣散費降不下來,郭董那邊就過不去。如果人員得不到妥善的安置,小謝總那邊過不去。”
她條理清晰地道:“所以,升級改造和員工安置,兩件事情是一體的。總部做決策,勢必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看的是全盤,看的是大局。”
林曦真心示意、态度平和地道:“現在,你們建材隻想要總部支持你們升級,卻不想去替總部解決潛在的麻煩。”
她反問,“隻想要好處,不想擔責任。您二位自己說,會有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嗎?”
商場,其實也就是不同人、不同方面之間的利益博弈和交換。田勇和吳自樂能拼搏到現在,他們既堅韌,又油滑,而唯獨不可能天真幼稚。
林曦這樣攤開來,左右比較,其實是符合他們心中的觀念的,也讓他們認清了現實。
林曦留意着二人的神色,再加了一把火道:“畢竟,無論智能化升級,還是後續的人員安置,你們國昌建材都是主體。總部也充分尊重子公司的意見。”
她冷靜通透地道:“想要做事業,想要追求發展進步,總是要面臨方方面面的困難。”
林曦反而後退一步,把主動權交給了對面二人:“智能化升級,本來就是你們建材先提出來的。如果現在,你們覺得升級改造帶來的困難,大于收益。如果你們不願意迎難而上提高業績,總部也不會強壓着,給你們攤派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