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暖着地面,枝葉搖晃透着斑駁的顔色,輪椅緩緩經過花壇,驚起梳理羽毛的小鳥。
冬日裡沒什麼花在開,幾片綠葉都能引着老人去摸摸,阿姨推着奶奶,王書譯在花壇裡找到一根熟悉的野草,放在奶奶手裡。
“奶奶笑一笑,給你拍個照。”
小草當花,老人在陽光下微笑,姿勢與年輕時在照相館拍的照片一樣。
照片在拍下後沒多久,就傳去了何承的手中,這是王書譯第一次,主動分享給母親以外的人,因為何承的用心,聊天時,會偶爾提及那個,已經被很多人遺忘的老人。
“你們在外面?”視頻第一時間打開,何承正在他的辦公室。
“嗯。”今天天氣好,帶她出來轉轉。
“方便把手機給奶奶嗎?我也跟她打個招呼。”何承的提議,是禮儀周全的表現,卻同時也展現出對王書譯的重視。
因為如果不是王書譯,兩個人不過是互不相識的陌生人,何承根本不需要做到這樣。
“奶奶,我朋友想跟你打個招呼。”王書譯在奶奶身邊蹲下,說着話,已經把手機放在奶奶眼前。
“你好奶奶,我是何承,書譯的朋友。”溫和有禮的聲音,透着小輩淡淡的親近。
“好好好,你也好。”笨拙的回應,是少有跟外人交流的拘謹。
“書譯長得像您,皮膚都白。”但何承還是能快速找到話題的切入口。
…
陽光下,王書譯在秋千旁停留,耳旁是何承的低語,直到通話結束。
“你這個小朋友,人真不錯。”挂了電話,奶奶笑的很欣慰,欣慰自家孩子身邊都是好人。
秋千搖晃,擡頭灑下斑駁,王書譯順着秋千的弧度,似不經意說了句:“嗯,他真的很好。”
可能心中還有擔憂,哪怕再喜歡外面的景色,老人還是沒敢在外面多待,在家裡回來人前,就主動回了家。
一廂情願的以為,在回來前把一切收拾妥當就沒問題,又會在等待家裡回來人時緊張,可能這就是老人,因為隻能依靠他人,會失去原有的安全感,會害怕因為自己,給孩子帶來麻煩。
但老人似乎是徒然擔憂,王茂和黃秀媚回來時,根本沒時間管她是不是出去了,而是一進門就忙着收拾家,直到客人上門才停下。
“茂哥你真娶了一個好嫂子,這家叫她打點的,幹淨利索。”客人拎着禮物登門,換鞋的時候客套就出。
“哪呀,今天你嫂子跟我出門,才回來,家裡都沒怎麼收拾。”面對家人與客人,王茂完全是兩副面孔,笑容始終挂在嘴邊。
“小嫣,書琦出來打招呼,你楊叔來了。”黃秀媚也是熱情接待,人剛落座在沙發上,就來到樓梯下,呼喚自家兒女出來打招呼。
而就在樓梯口的王書譯,黃秀媚隻看了一眼,就直接就将他排除在外。
聽到聲音,王嫣第一個出房間,路過王書譯時點點頭,沒說什麼就快步下去,而王書琦則瞥了王書譯一眼,特意撞着肩膀在他身邊過去。
“楊叔,你來了。”腳步輕快的走近客人,王書琦站在客人身邊,語氣是王書譯從沒見過親近。
“嗯,小琦才半年沒看見,都長那麼高了,小嫣也更漂亮了…”閑話家常在歡笑中聊起,對方又拿出給每個人的禮物。
衆人稱謝中,王書譯拿着給奶奶東西下樓,一瞬和樂融融的氣氛被打破,看到這陌生的面孔,客人有些愣怔:“這是?”
“我大兒子。”尴尬沉默,面面相觑的結果,還是王茂開口解釋,隻是不願意再多說一個字。
衆人瞪着王書譯的眼神,也是有冷漠有怨怼,仿佛因為王書譯的出現,破壞了這個完美的家庭,他就應該識時務的藏在角落,等着他們接待完客人,才能出來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