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農活真是繁重啊,什麼時候才能種完……
正在她默默歎息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喊自己。
“葉欣知青,有你的信件!”
一位遞信員騎着單車來到涼水塘,朝着田間地頭喊,聲音洪亮。
葉欣愣了下,連忙放下手裡的秧苗,上岸去。
遞信員走到田埂邊,把一封信和一個包裹給她:“葉欣知青,你的信!還有你的包裹!我看不重就順道給你拿過來了,你收好!”
“好,謝謝你。”葉欣連忙道謝。
遞信員擺擺手,轉身繼續送信去了。
葉欣先把信件和包裹放在幹燥的田埂邊,順便把搪瓷缸裡的水喝完了,又回去繼續幹活。
到傍晚下工的時候,她感覺自己的腰都要累斷了。
“你還好嗎?”
沈卓見她有氣無力的樣子,好像一棵蔫吧的苦菜,忍不住問了一句。
葉欣擡頭,露出一張泥點子混着汗水的臉,狼狽不堪,語氣飄忽:“哦,還活着。”
沈卓又看她一眼,抿了抿唇,移開視線沒再說什麼。
記分員拿着本子過來,一一記錄今天各人所得工分。
葉欣一天幾乎累斷腰,一看結果:四個公分。
“……”
四個公分什麼概念?
她從腦海中扒拉出來相關記憶:一天掙滿十個工分,收成好的話,口糧肯定夠吃了,也許還有攢下;八個工分,口糧夠吃,但是攢不下什麼;六個工分,每頓隻能吃八分飽;四個公分……要餓死的節奏。
也就是說,她這麼累死累活的,還養不活自己!
葉欣受到了成噸打擊,心灰意冷。
記完了工分,大家紛紛散開回家吃飯。
葉欣也已經饑腸辘辘,不過她落在了後面。拿起信件和包裹以及搪瓷缸的時候,趁沒人注意,把落在田埂上的幾株已經有些蔫巴的秧苗抓在手裡。
中午她就想拿點秧苗了,但是那時候不好拿。
現在拿回去種空間裡試試……
沈卓可能是習慣她一天都跟着自己了,走了一段發現她沒跟上來,回頭看了眼。
葉欣連忙快步跟上他,露出一個笑容:“謝謝你等我!”
沈卓扭回頭。不明白她剛才還蔫巴巴的,怎麼現在就精神起來了,才掙了四個公分,連小孩都不如,虧她也不臉紅……
回去之後,葉欣借口先回房間放信件和包裹,趁機進空間把水稻秧苗種下。
水稻是喜水的,葉欣種到泉水蜿蜒流經的小溪邊上,被水浸潤,又不會被沖跑。至于能不能成,就先種種看吧,先試驗一下。要是成了,也能跟外面的對比一下。
然後她連信都沒拆,趕緊出去幫忙做飯。
今天早上和中午都是沈卓做的飯,晚上可不能再偷懶,不然被趕出去就不好了!
晚飯仍然是紅薯稀飯和青菜,一天繁重農活之下,吃不飽的感覺更加強烈。這種吃不飽倒不是說肚子沒飽,而是毫無油水,覺得不滿足。
連吃了這麼多頓紅薯稀飯,葉欣已經有點受不了了——她要吃肉!
飯後一陣洗漱,等葉欣可以坐下來看信的時候,已經天黑了。
這時候她發現自己沒有煤油燈……
這時候村裡少有通電的,就算通電,也因為電費貴很少開,絕大多數人家照明還是用煤油燈。當然了,就算點煤油燈也是省着用的,因為煤油也要錢。所以一般有什麼活計都是白天幹了,晚上早早睡覺。
葉欣不禁感歎自己的一窮二白。
還好,她有空間。
空間裡面是沒有黑夜的,一直是明亮的白天,這個已經得到了驗證。
葉欣進入空間,在木屋二樓的書房坐下看信。
信是從蘇省常市寄過來的,收信地址就是她這裡,桂省南市洪澤公社豐水大隊涼水塘。兩地相隔三個省份,一千多公裡,可以說山長水遠,千裡迢迢。
原主一個十六歲的半大孩子,隻身一人來到這裡,可謂艱辛。
這也是這個年代許多知青的縮影。在此前和此後,或自願或被迫上山下鄉的知青,據後世統計有一千多萬人。
葉欣打開信,看了起來。
信是以原主姐姐葉歡的口吻寫來的,在開頭問她為什麼不寫信回家?為什麼不回信?然後問她在這邊的情況如何,是否适應了鄉下生活,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
然後寫這次寄過來的東西,分别是一雙布鞋、一件襯衣、一罐鹹肉醬以及二尺的布票,讓她查看包裹,有沒有缺少。此外還有一張三十塊錢的彙款單,需要去鎮上兌取。
信的最後,葉歡希望她能夠回信說一下情況。家裡人都很牽挂她,也表達了不得已讓她下鄉的愧疚,希望她不要怨恨家裡,寫信保持聯絡,讓家裡人知道她的情況。
原主之前沒寫過信回去?
葉欣回憶了下,發現确實如此。
在離開家之前,家裡讓她到了之後寫信報平安。但原主三月初到了,沒寫。家裡等了一個月沒等到,在四月的時候,寫過一封信來問情況。原主也沒回。一直到現在六月,家裡又來信一封。這次還寄了一些東西過來給她。
至于為什麼原主不回信,其實這封信也透露了一點,那就是原主怨恨家裡不給她找工作留在城裡。
她父母是雙職工,條件也算可以了。不過這年頭普遍的重男輕女,還喜歡多生。原主上頭一個姐姐,雖然不是男孩,但第一個孩子也還算疼的;第二個還是女兒,也就是原主,就不受待見了;下面一個弟弟,當然是最受寵的。
姐姐讀到了初中畢業,父母花一筆錢給找了個工作,留在了城裡。
原主也讀到了初中畢業,還考上了高中,但是沒能讀下去,父母也沒給她找關系找工作,直接幫她報名下鄉了。原主才十六歲,這麼瘦瘦小小的,就被迫下鄉種地了。
這也就算了,臨行前除了兩套被子和幾套舊衣服,就摳摳搜搜地給了三十塊錢,因為錢要留着給弟弟找工作!
寶貝兒子當然要留在城裡啦,怎麼能去鄉下受苦?!
想到這裡,葉欣仿佛體會到了原主不甘怨恨的情緒,一陣難受。
她趕緊捂着胸口做了幾個深呼吸,緩過情緒來。既然已經離開家庭下鄉落戶,跟家人接觸就很少很少了,以前那些也跟她沒關系了,不必放在心上。
不過這錢倒是可以先借來用用。
葉欣拿起那張彙款單仔細看看,露出了笑容。
原主原本的三十塊錢,在來的路上要買臉盆、肥皂等生活用品,已經用得差不多了。現在又來三十塊,終于可以添置一些東西。
葉欣掰着手指頭盤算,水杯、煤油燈、調味品……以及買點好吃的,補補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