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雲“青家一百零三陣,移山填海亦可行。”講的就是青家陣法的用途之廣和作用之大。
青家主陣法,其源卻難以追溯。
他們世代研究、傳習陣法古籍。自上古流傳至今,吸收了各門各派的優點。
傳承者思量改進,以陣法用途多變為核心,經過曆代的努力才有了如今的一百多陣。
哪怕世間靈力不存,因為有“青山玉”這個寶貝,青家才可以維持護家大陣。
青家更有“幻雲梯”這一層防禦秘法,選擇登梯者走不出的往事,利用此回複往生,是為“幻雲”也。隻要是沒有青家令牌,或者邀請的客人,不請自來者踏上階梯便永遠走不上去,被困入其中。
但或許因為青家主文的緣故。所以哪怕被人提起來,大家都不甚重視的說:“哦,青家,那個書生啊。”
也正因此,青家成為五大家中最不起眼,存在感最弱的那個,得以在次次災禍中更好的保全自身,為其他家提供助力。
“精衛計劃”也是如此,上面一開始隻喊了風家和墨家,還是風老爺子提議用青家陣法,那位才知道原來這家也有些本事,但是明面上青常豐卻并不願意提上自家的名字。因此别人就更不知道青家的存在了。
三人從陣法中出來就立身于青家主宅之中了。
青家是一體建築,映入眼簾的首先就是主殿。
主殿恢宏大氣又不會給人淩然之意,是議事、接待和宴請貴客的地方。中間一條主道直通主殿,兩邊兩條廊橋與主道在首尾兩處相接,又通往後方宅院。廊橋下方有活水、鯉魚,水草荷花交相輝映,富有生氣又靈動。主殿後面偶有樓閣聳立,梨樹、楊樹……各種花草郁郁蔥蔥。清風拂來帶着隐有花香的氣息,流水給人增添一絲涼意,略一抵消這炎炎夏日,讓人心曠神怡。
中間幾條道路可通往兩旁的回廊。
三個人穿過左側廊橋去往後院。
他們順着回廊往後走,後面更為開闊,分為住宅區、練功區、藏書閣和公共書房幾個區域。廣場上練功木樁、梅花樁,假山峭壁等練功設施應有盡有,又有石桌木凳等供人休息。
旁邊一個大的回廊将廣場圍在中間,可由此處走向不同的區域。三個方向均有屋舍。北邊有一高大的明式唐構古建築是藏書樓名喚“黎元”,各種典籍均放在此處。
東北處是公共書房“流觞居”,可供大家玩樂,除了配有古琴等傳統樂器,鋼琴等現代樂器也放置其中,樓上還有唱歌房,配有隔音壁,在三樓看書的人絲毫不會被打擾。
青家家主住處在靠西的位置,客房在西北處,其他家庭成員和客房在後方,東西北皆有,各自有自己的小院子。
風季安邊走邊看,古色古香的建築看的次數再多他也不會膩。青鶴也是一樣的心情,每次來到這裡都令他心生歡喜。
“我想先去拜一下‘青山玉’。”剛走到後院風季安便開口道。
“好。”青常豐點頭。三人在此分開,青鶴和青常豐先回了青鶴的小院,風季安自己去了後山。
青常豐将青山玉放在了青山之中,這誰聽了不覺得妙。從外面根本看不出任何線索,這麼多山你自己找吧。如果不是家主,或者不懂得“藏器”之法的人是無法召喚出并拿到青山玉的。
風季安當然也無法召喚,但是青常豐之前告訴了他大體的方位。他走到山前,神色鄭重又恭敬的朝青山玉所在的方向,行了三個大禮。
“謝謝您這麼些年一直照顧哥哥,護他性命。”他在心裡說道。
行完禮後他恭敬的退了出去。
青常豐的小院相比主殿就很平常了,院裡有些花花草草和他自己種的菜。風季安走了進去,青鶴正提着水壺給他們泡茶喝。
風季安落了座,青常豐笑眯眯地沖風季安說道:“有段時間沒來了吧,我這小院可還行。”
“好着呢。菜長得很好,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嘗嘗。”風季安調侃道。
青常豐笑着指了指他。
“言歸正傳。”說完他恢複了略帶嚴肅的神色。
“剛才看你們切磋,季安本來是踩在符篆上準備直接上來,可是你們一番比試之後你卻不再操控它向上飛行,而是改用一個一個階梯的往上躍。”說着他轉頭看風季安:“是靈力耗費的有些多,才不得不這樣吧。”
“青鶴也是,施展了太多陣法所以最後被季安的金篆纏住而難以脫身。”說着他頓了一下,話鋒一轉,“小玉那邊給的消息......那種‘灌溉’的方法,讓我很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