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寶珠突然想到她家就幹脆就開一個小吃鋪好了,這樣可以名正言順的折騰食材,嘗試着做出和前世美味小吃相似的美食,自己也能脫離吃菜糊糊的窘境了,而且做好了還能為家裡帶來進項逐漸改善家裡的生活質量,一舉三得,幹!而且小吃鋪投資小,即便幹不好也不會傷筋動骨,其它幾項衣住行都需要大的成本投入,否則很難有收益?
東想想西想想,注意力轉移了,腳下的路走起來輕松多了。當程寶珠遠遠看到灰撲撲的城牆時,她還有幾分意猶未盡,這原主的身體素質還是不錯的,近十裡的路走下來沒覺得多累。
快走到城門口,程寶珠才看清城門之上那兩個不太清晰的大字[泰安],從小就學習漢字繁體的程寶珠,對這兩個字還是挺熟悉的,就連毛筆字,她也是從小練習,隻是小時候她沒有耐心和毅力堅持練下去,所以寫的很一般。但可惜原主是個文盲,她會的這些東西在沒法過明路之前還得藏着掖着,否則一個目不識丁的鄉下老妪突然能識文斷字,隻怕會吓壞身邊熟悉的一幹人等吧?
程寶珠不疾不徐的穿過隻有寥寥數人進出的城門。在原主的記憶裡除了逢九的集市以及各種節氣和大年,縣裡的人流才會熱鬧和繁華些,其他的時間,四鎮八鄉的人沒事一般是不會來縣城的閑逛的。
進入城内,入目的便是一條還算平整的石闆路,約兩米寬,石闆兩旁也有兩三米的土路,顯的街道很是寬敞,但也很冷清。之所以這麼清冷,是五年前一場因擁擠發生的踩踏事故,導緻數十人傷亡後,讓當時的縣尊令人惱怒不已,便下令從此以後縣城大門那條街的兩旁嚴令禁止擺攤設點。即便這其中換了一任新縣令,這條禁令也沒有被廢止。以前這條街叫長興街,自從那次踩踏事故發生之後,便改名了叫長安街。
街道的左邊是縣城百姓的居家住所,一個小院子挨着一個小院子。坐落的倒是井然有序,隻是房屋也是用黃泥磚加茅草搭就的,和他們鄉下的房子也沒什麼大的差别。讓程寶珠頗覺詫異,當下也有瓦片了,為什麼縣城的百姓沒把茅草換成瓦片呢?沒換的原因大概隻有一個一一窮啊,換不起!看來縣城百姓的日子也不比他們鄉下的日子好過多少啊!
右邊是一個占地頗廣的車馬行,是官府經辦的,可以吃飯,住宿,歇腳,也可以停靠馬車牛車等等,因為有官府的人在此坐鎮,所以一幹宵小倒不敢在城門口附近惹事生非。
此時城門口清冷的很,無事可幹的衙役正坐在出車馬行前桌子旁悠閑的喝茶。
程寶珠繼續往裡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