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也巧,上一次程寶珠去縣城裡看鋪子無果,回家後過一兩天,小兒媳家的管事就過來家裡說他們範家有個鋪子到期了,店家有事不想續租了,于是程寶珠就跟着管事去了縣裡看了看,雖沒達到她所預期的比較繁華的地段,但也不算差,何況好地段的鋪子可遇不可求,她要的又急,可沒有現成的好鋪子等着給她用,再者用三媳婦娘家的鋪子房租可以延遲三個月交,這樣她就不用再伸手跟兒媳借錢了,挺好的。于是她跟範家簽了租房契書,又讓大兒和二兒進城幫着修整一下鋪子,若無意外,十天半個月就能開張了,時間緊迫,所以今天她們妯娌倆才各自回了娘家,去确定供應的事。她娘家負責豆制品的各類供應,妯娌娘家就負責白面及一部分蔬菜的供應。經過反複的核算,去糧食鋪子買和自己買麥子磨的成本差距不大,但自家幹好歹是一份活計,比出外打短工強多了,更何況還能落下麥麸,這可是用來喂豬和養家禽的好飼料,婆婆也支持大嫂娘家多養家禽,為以後擴大供應和擴展品種做提前的規劃。
看閨女和兒子,侄子/侄女學習的這麼用心,李秀兒也不甘落後加入他們,至于自己娘家裡人做什麼決定,她管不着,也不操那個心了,先把今天該學的東西學會了,否則差孩子太多,那她這個做娘的就太沒面子了。
此時,程寶珠在縣城的鋪子裡,把兩個兒子和三個侄子指揮的團團轉。
以前這個鋪子是賣雜貨的,就是一整個大通鋪,租戶走時又把裡邊的東西搬的幹幹淨淨,啥都沒有,現在想要把它改成吃食鋪子,着實要費一番功夫!
前天看完鋪子了回家的程寶珠,趴在堂屋的大桌上一番寫寫畫畫,然後就讓老大老二以及大伯二伯家的幾個男娃一起來改造鋪子了。在資金有限,銀子子不寬裕的情況下,隻能盡最大的努力改變了。不過程寶珠還是有信心的,畢竟是二十一世紀的靈魂,随便整整都能讓人耳目一新,何況她還是用了心的。
想到它的受衆面,程寶珠決定把這個店鋪按照現在的快餐店的模式來整,外賣窗口要有,牆邊的一排長桌也要有,主打一個幹淨整潔亮堂的用餐環境的同時最大程度的接受人流量。
把事都安排下去,讓兩個兒子各負責一部分事物之後,程寶珠就不管了。出了鋪子,在四周慢慢溜達,這兩天來去匆忙,還沒留意這左右四周的鋪子都賣啥?
喲,這條街上賣吃食的鋪子還真不少呢,還沒走一半呢,就已經看到了兩家食鋪了,什麼湯餅店,香煎食鋪,看他們這開店的年頭,時間也不短了。可見這古人一點都不傻,都知道民以食為天,隻要手藝不差,開個吃食鋪子絕對賠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