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秘密,那莎莎也就沒問。她在小本子上整理好當一名學徒要做的所有的事情,心想等她擁有一家裁縫店之後自己肯定還是要繼續做這種事情的,現在記下來,以後手忙腳亂的概率就會小很多。同時,莎莎也開始抱着極大的熱情,更加積極地去做縫補工作。在短短一個周之内,她就學會了辨認大部分的紡織工藝,也能夠精準地找出顔色最相近的線進行縫補。除此之外,她學着溫米爾太太的樣子,在修補一件裙子時對破損的缺口進行了裁剪,并在縫線處加上了誇張的花邊作為裝飾。雖然在這之前莎莎也縫補過很多衣物,但她把這件裙子當作一個标志——一個她終于從心底認可“溫米爾太太學生”身份的标志。當客人誇贊她的手藝明顯帶有溫米爾太太的風格的時候,莎莎也終于不再覺得不高興,而是覺得自己終于學到了一點真東西了。
這天,她正一邊用熨鬥給客人的襯衫燙出漂亮的褶皺,一邊思索要用接下來的周末把小花的毛做成一個不錯的皮草——她還沒想好要做什麼款式的皮草制品——的時候,溫米爾太太突然對她說:“接下來我們要去城裡。你準備一些行李,我們要去城裡住上幾天。”
“哇。”莎莎不由自主地發出了感歎聲,“去城裡做什麼呢?”
“要采購一些布料。這個時候會有一批新的布料上新,很多裁縫都會選擇在這時去采購。還有之前整理的缺的貨,也正好趁這個機會買齊。”溫米爾太太說,“我會先帶你去采購的市場那邊認識認識路,這樣你以後就能自己去了。”她又說,“城裡還有一整條全是服裝店的街,你也可以去那裡逛逛,看看同行們的最新設計。這對你尋求新的靈感有幫助。”
随後,她從一旁的信封中拿出了一張門票。那上面用超級大膽的用色畫着莎莎一眼沒能辨識出來的古怪圖案,她一下子就被迷住了,仔細打量着那些經過對比襯托之後顯得格外鮮豔,甚至有些刺眼的色彩搭配,思考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她思考得太入迷,以至于忘記查看門票上寫着的展會名稱和時間。等到溫米爾太太提醒,她才回過神來,急忙去看上面寫着的信息。
那上面寫着——“波美琳個人藝術展,于下周周日開放,地點為藝術館西館。”
哇,是個人藝術展。莎莎想。
雖然不知道個人藝術展是什麼,波美琳又是誰,但是聽上去很厲害的樣子。她看向溫米爾太太,心想她大概就是叫自己去看看這裡面的東西了。畢竟她剛剛不也說自己可以去服裝店一條街看看嗎?
果然,溫米爾太太說:“你隻需要陪我去市場,先熟悉熟悉路線就好,剩下的時間随你支配。想去看看服裝店裡面的衣服,吃點好吃的,或者随便去什麼地方逛逛都可以。但我還是建議你留出時間來去看看這個藝術展。”她停頓了一下,有些猶豫,“我購買這張門票不是因為我認為這裡面的東西一定對你有幫助,隻是現在隻有這個藝術展對外開放,而且你也需要接觸更多的藝術風格,這樣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不要有太大壓力,就算你什麼也學不到也沒關系,學習本來就是個慢慢積累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