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入行許久的前輩,導師們對施昀的遭遇是很能夠理解的。
盧語喬本人也曾經曆過,被看劇入戲太深的觀衆由角色上升到她本人。“角色濾鏡”這種東西是真實存在的,這也是為什麼咖位高的基本都演好人,能夠實實在在吃到紅利,對形象起到正面效果。
反過來惡角演多了,也會發展受限。
她剛出道時曾在一部很火的宮鬥劇中出演一個算是“反派”的角色,那個角色起初是女主一起入宮的朋友,後來因自卑思慮過重覺得女主看不起她,再加上些誤會挑撥黑化處處跟女主作對。
當年這部宮鬥劇收視率和網播效果都極好,她為了演好第一部作品兢兢業業,導緻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内,大家見到她就想起那個“反派”,還給她起各種代稱——比如“洗腳婢”,“打臉姐”。
盧語喬起初不當回事,覺得這是因為自己演得好,網友隻是在玩梗。
怎麼會有人真分不清影視劇跟現實呢?
事實是腦子有問題的人真的存在,還很多。
她意識到這件事,是有一天她從公寓出來,發現停在門口的車被人砸了雞蛋,還用紅色油漆噴了“打臉姐滾”在車窗上。
相當荒謬,她當即氣得報警。
隻是那時候她已經大學畢業,是個有分辨和過濾能力的成年人,不至于被網絡上一時的風向影響太大,很快新的角色播出,負面輿情和攻擊也就過去了。
施昀的問題出在他當時年紀太小,不懂得如何面對這樣無端且不合理的惡意,隻能單方面被動接受攻擊。
而哪怕是作為成年人的盧語喬,從那以後也輕易不願再演反面角色。
演員的共情能力過強,盧語喬感同身受,對施昀說了幾句真心想告訴他的話。
“任何不了解你的人對你的評價,哪怕以任何道德、人性、邏輯來做旗幟寫在金箔上,依然毫無價值,廢紙一張。”
“沒有人能夠定義你,塑造你,隻要你仍然清楚你是誰,隻要你還在獨立思考,你就還是你。”
“在春天到來之前,不要被大雪淹沒。”
盧語喬笑起來,她看着施昀,就像看到了當年在人前冷靜報警,人後蒙着被子偷偷哭的自己。
“一切都會好的。”
施昀上台前一直在給自己做心理建設,反複告誡過自己不要哭。
如果在鏡頭前流淚,大概就顯得像個膽小鬼,像在作秀,像是劇本,像在承認輸給了那些傷害過他的渺小的人。
但他聽到這些話的時候,還是沒忍住仰起頭,像是崩潰,實則釋懷地半轉過身用力按住眼睛。
江泰伊安靜地聽完。
他想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人見過大雪,陷在雪裡寸步難行的人,其實并不需要有人幫他把雪鏟走。
隻需要一個人提醒他,春天會來。
除非那場暴風雪如高山崩塌,再多的話要說,都來不及。
施昀和林熙宥配合出乎意料的默契。
他們基礎差,但一個多月隻專攻一個舞台,也足夠準備得像模像樣。
尤其兩人都為這個舞台因各自的理由付諸一切。
敷衍練習一天也是一天,從早到晚刻苦練習也是一天。
兩位個人練習生臨時組成的隊伍,舞台效果比前面幾組抱僥幸心理擺爛的F等級要強太多。
至少态度上就非常端正,哪怕實力不足,觀衆也會願意相信接下來幾個月必定能看到他們有所蛻變。
珍惜機會的人永遠值得被看到。
導師們這次讨論的時間要比之前更久,更激烈。
最終盧語喬掩飾着遺憾,語帶寬慰和鼓勵公布名次。
“林熙宥,D。”
“施昀……D。”
哪怕是競争對手,階梯看台上的練習生們都忍不住對此有異議。
“我真的覺得他們表演的很好啊,至少值得一個C吧?”
“說實話我覺得前面得C的也沒有比他們的舞台效果好多少啊,真的要對他們這麼嚴苛嗎?”
“統一高标準也是為了公平吧……導師們可能也考慮到輿論問題,給C我也覺得沒問題,但萬一有人因此攻擊他們說賺取同情分呢,D對他們也是一種保護吧,我猜。”
江泰伊自從他們上台起就沒有吭聲過。
之前的幾組測評舞台,他還偶爾預測一下等級,都挺準的。
“累了嗎?”江泰伊過于沉默,明在亦沒有直接問他在想什麼,隻不動聲色地表達了關心。
“唔。”江泰伊左右動了兩下脖子,關節發出咔哒的聲音,“早上起的太早了,測評結束一放松就老神遊。”
明在亦随手擰開一瓶礦泉水遞給他:“那你清醒點,我要去後台準備了,你一會兒先别睡。”
“……啊。”江泰伊順手接過瓶裝水,朝他眨眨眼,“下個是你?”
明在亦搖頭:“下下個。快了,你别把我的part睡過去。”
“那我先别喝水了,省得輪到你了我跑去衛生間。”江泰伊散漫又一本正經地做了個加油的手勢:“我在A班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