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然,他們庶出幾兄弟早就跟侍郎府鬧掰了,卻無法,便是受着侍郎府打壓也要與其周旋做親人。
“不行,”姜遠晏一臉否決不認同,朝二族伯祖一拱手。
“伯祖,您老也甭勸了,我做不來,忍不下這口氣。烈祖母都上我的身了,不蒸饅頭也得争口氣,我不低頭,不講和。”
“這混小子,”看姜遠晏是認準了南牆不回頭,二族伯祖也無法,果然跟他祖父說的一般,這就不是一般的犟頭小子啊。
偏姜遠晏梗着脖子表示完,又湊到人跟前,嬉皮笑臉地遞了茶過去,“伯祖喝茶,潤潤口,勞累您為我奔波,我給您捶捶背,捏捏腿啊?”
二族伯祖将他手拉開,笑道:“行了,我這老胳膊老腿可經不住你沒輕沒重的手。”
對姜老爺子和姜父道:“阿遠年少,你們可不能糊塗。”
他宗族觀念重,就算與侍郎府關系不睦,還是不支持分宗或者看着姜遠晏被除族。
“是,二兄,我會好好想想,”姜老爺子朝二族伯祖抱了抱拳,“族裡那邊有勞二兄操持了。”
見他沒了方才屬意分宗念頭,二族伯祖點了點頭,“銘林那邊也不贊同姜老三做法,我再幫着多争取些族人支持,盡量這這件事壓下。”
旁邊,姜遠晏聞言臉色一變,就要張口,姜沅甯覺着差不多也夠了,忙喊他,“大哥,方才阿娘說要找你有事,不如你與我先去尋阿娘?”
二族伯祖也恐姜遠晏這犟頭小子再說出些什麼,自己被他帶偏,站起身來,“行,就這樣吧,我先回去,你們看住了阿遠,莫讓他再出門去了。”
這小子居然還跑去看侍郎府那邊的熱鬧,再說出些什麼話,叫姜老三知道怕是更難收場。
姜沅甯起身屈膝行禮,“伯祖慢走,路上注意安全。”
姜遠晏要往外送,被二族伯祖拒絕,“你阿娘有事尋你,就快些去,阿遠小子,多聽長輩的話。”
姜老爺子和姜父親自送了二族伯祖出去,又被叮囑一番看住了姜遠晏,勸他低個頭。
兩人自是應下,看着馬車駛離才折回家門内,姜遠晏和姜沅甯自然是未回後宅,等他們回來後一起去了青松堂。
不多時,青松堂内傳來争執聲,姜遠晏氣鼓鼓地回了自己院子,晚食都沒再出來用。
及到夜間,青松堂内才息下的燈火,伴随着正房卧房的争吵聲複又燃起。
争吵聲持續了兩刻鐘,時高時低,這讓青松堂伺候的下人都驚慌,他們從未見過老爺子和老夫人這樣吵過架,連管事嬷嬷都慌了神,好大會兒才記起來去主院叫姜父和肖氏。
但去叫的人還未回來,雲氏已經連聲喊起人來,“備車,叫外院備車,我要回雲家。叫上慧娘和阿遠、阿甯都起來,我帶他們回雲家,這什麼破姜家,我不呆了!既然姜家要将我的阿遠除族,那我便帶着孩子們回雲家過活去!你們愛除就除去!”
管事嬷嬷都不知道自家老夫人嗓門這樣大的,怕是連姜府外面人家都聽得到,忙小跑着往裡去。
待進了内室,一見妝奁都散落在地,身子一晃,可了不得了,自家老夫人動真格的了!
這,這可如何是好?
忙扭頭朝身後小丫鬟低聲道:“快,快去後罩房尋玉嬷嬷來,”本以為老兩口拌嘴,讓老爺夫人來勸勸,可這怎就發這樣大的火氣,還要回娘家,得讓玉嬷嬷趕緊救場了。
玉嬷嬷是雲氏陪嫁,比雲氏還大上七八歲,上了年歲後不再值夜,因亡夫無子女,平時住在後罩房,雲氏單撥了兩個小丫鬟子給她使喚。
很快,玉嬷嬷就被兩個小丫鬟子扶着匆匆趕過來。
“老夫人,老爺子,有話慢慢……”
“慢不了,我一時半刻也不想在這家呆了,姜家都要将我大孫兒除族了,他當祖父,還有你這個當爹的都不知道維護,我還呆在這姜家做什麼?看着他們将我大孫除族不成?走,走,回雲家,紅玉你也跟我一起,咱們都回雲家,就留他們父子倆守着這姜家,跟他們那侍郎府那好族人過日子好了。”
“這話可怎麼說的?”玉嬷嬷扶着雲氏的手,就勸,“怎麼就鬧成這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