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甲乙丙:居然有人喜歡打仗?他們是怎麼想的?好日子過夠了?活在一個強盛太平的王朝裡是一件讓他們很難受的事情嗎?難受就滾蛋啊!
現實中的華夏一直是很和平的,雖然壞人壞官依然存在,但至少這片土地上沒有戰争,偷盜搶劫的現象也比較少。相比之下,某些國家簡直就是戰火連天民不聊生,有些素質不高的難民甚至沖擊過華夏的邊境線,在發現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之後,又丢下滿地垃圾離開。
日子過得好了,有些腦子不好的人也活下來了。整天隻在網上看到别的國家水深火熱,有些人根本不知道戰争的恐怖和殘酷,甚至還覺得眼前的太平盛世阻擋了自己建功立業的腳步。
對此,玩家們隻想說一句,嫌棄就滾蛋!
一個混子想當将軍,其他人頂多嘲笑一下。但如果那個人想當的是開國将軍,并且已經為此付出了行動,其他人隻會想揍死他。如果不是縣令在堂上使勁拍驚堂木制止,捕快和衙役的動作夠快,百姓們也比較聽勸,造謠父子搞不好會成為思錦縣曆史上第一個被打死在公堂上的人。
“有沒有一種可能,他想當的不是咱們這裡的開國将軍。”好不容易冷靜下來的百姓當中,有人提出了另一種猜測:“或許他們是幫某個邊陲小國的皇室血脈保留了什麼東西,然後等政變之後就可以論功行賞了……是吧?”邏輯勉強通順,但是,區區一副甲胄就能當上開國将軍,這筆交易怎麼看都很兒戲啊。
其他人雖然不算冷靜,但也能順着這個思路勉強分析一下:“可就算他想當的不是這裡的開國将軍,也很過分了。政變都會流血……”
“話說回來,幫着藏一副甲胄就能當上開國将軍,這個國能有俺們村大嗎?”另一個人下意識地接過話頭吐槽道。
“比起這個,相信甲胄能換将軍職位的家夥才更奇葩吧?”
“說不定隻是個名号呢?封職不封爵什麼的……”
“本來也不是所有的将軍都有爵位吧?”
“啊?還有這種事情嗎?”
“有……吧?我也是聽說的……”
堂外的人議論紛紛,時不時地用看傻子的眼神看向造謠父子。當爹的被兒子氣得要死,辯解幾句後發現沒人相信,幹脆往地上一歪,直接擺爛了。被當成大傻子的兒子本來還想着不能露富,但在被那麼多人用那樣的眼神看過後,他覺得自己忍不了了:“你們不能,不代表我不能!少瞧不起人了!”
“哇哦,他好像還很驕傲。”
“你們住口!”
“嗨呀,開始生氣了呢。”
“住口!!”
縣令還想繼續斷案,但造謠父子當中老的那個已經徹底擺爛了,小的那個雖然好套話,脾氣卻是糟糕到一點就炸,沒有了他爹幫腔之後,嘴是不嚴了,卻是一心隻想着跟圍觀群衆吵架,縣令幾次問他話,都被他當成了耳旁風。
最後,還是縣令一聲“大刑伺候”才把人吓老實的,但這人知道的事情似乎沒有他爹多,說話颠三倒四不說,來來回回就那麼點内容,隻比之前的車轱辘話稍微好一點。
因為此人的暴言,原本還算簡單的案件變得複雜起來。甲胄一事,縣令不能輕易下定論,畢竟這件事的背後還藏着一個人,但造謠這件事,倒是可以出結果了。
堅持要告造謠父子的梅掌櫃拿到了判決書,上面寫明,造謠父子需要支付梅掌櫃精神損失費,并主動澄清之前的謠言。
“這兩人看起來也不像是會攢錢的人,萬一他們不肯給錢呢?”見事情告一段落,包間裡的玩家關掉論壇,互相議論起來。
“給不給錢的,感覺這倆人也死定了。”
“唉……世界上居然真有相信别人會封自己當将軍的大傻子,真是難以置信!”
“我倒覺得會有騙子盯上他們這種德行的家夥,才是一件難以置信的事情。他們有啥值得騙的?”
“……就是因為傻才騙他們的吧,有點腦子的都不會幫人藏甲胄。”
“說的也是哦!”
縣令退堂,造謠父子被重新押了下去,等待下一輪審判。接下來的過程就不方便對外公開了,如果一切屬實,當地的百姓們大概能在菜市口上見這兩人最後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