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星漢西流夜未央 > 第65章 第十三章:昆山片玉

第65章 第十三章:昆山片玉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前世今生,劉隽最大的苦處不是缺衣少食,而是缺少賢才。

此生戎馬倉皇,難得片刻甯靜,便抓緊在長安招納賢才。

“先前在邺城讀墨子,有句話我深以為然,”劉隽對部曲道,“國有賢良之士衆,則國家之治厚;賢良之士寡,則國家之治薄。”

“明公說的極是。”衆人附和道。

劉隽看着他們,更覺頭疼,自己平日裡看重之人,劉挹、劉啟等宗親被他留在梁州,劉耽被他留在平陽,陸經、尹小成等雖親信,但都非将才,箕澹、衛雄是北地将才,已被他用來練兵。前些年諸葛铨、劉疇相繼離世,身邊極缺得用的文臣,不說運籌帷幄的謀主,就連管理後方的能吏都不見一個。

至于溫峤、盧谌等姨兄弟,盧谌在并州,溫峤若在鄉丁憂,也在并州,如今劉琨倒是不愁沒有賢才輔弼了。

衆人裡,不論血脈、才能、交情,溫峤均是佼佼,唯一所慮,溫峤最為孺慕劉琨,也以做大晉忠臣為畢生志向,且他為司馬邺征辟十餘年,亦師亦兄,要他改弦更張,簡直難如登天。

有時劉隽常常懊悔,當年不應讓溫峤仕秦王府,雖拉近了和司馬邺的交情,卻也為日後埋下隐患。

不過事已至此,再說無益。劉隽将思緒拉回到幕府,看着手中形形色色或舉薦或自薦的名帖,忍不住笑出聲來,“聞喜裴氏,太原王氏,弘農楊氏,颍川荀氏,太原郭氏,清河崔氏……”

其餘幕僚滿臉茫然地看着他。

劉隽捏着這些名帖,裡頭的人名姓起得大差不差,散之、行之、徽之,德行操守也大同小異,無非是戲彩娛親、扇枕溫衾、聞雷泣墓,再一看有何實實在在的功績,卻都又是當代介子推,文治武功均是遍尋不見的了。

“既如此淡泊名利,我又何苦逼這些高士出山呢?”劉隽淡淡一笑,将這些名帖都放到一邊,“為我張貼告示,就說我要招五六幕僚,一屯田,一刑律,一押糧,一文牍,一算賬。”

“這……大人不考校才學品性,隻看職司,是否失之草率?更何況這些世家名士,如何能做這等胥吏之事?”也不知幕府中誰義憤填膺地開口。

劉隽淡淡道:“諸葛孔明曾言‘為人擇官者亂,為官擇人者治’,如今幕府中這些事無人來做,要麼諸公勉力料理停當,要麼隻能招納賢才分憂了。”

眼前這些幕僚,除去少數幾人是從并州、梁州簡拔而來,大多都是近期來投,奇謀大略未見一個,清談玄言倒是不絕于耳。

若不是念及他們兵強馬壯、據守塢堡的宗族,劉隽根本懶得理會。

他提的要求不高,很快也便有幾人來投,大多出自寒門,隻有一人是個三流世家的庶子。

劉隽向來對下慷慨,又待人和善,這幾人辦事也便更加盡心,幕府之事很快也便上了正軌。

隻可惜荀攸、郭嘉這般的謀臣,諸葛武侯、司馬老賊這般的相才,卻未能得見。

好在劉隽有的是耐心,對周遭幕僚胥吏能用則用,偶有一二得力的,便手把手教,衆人受寵若驚,也便各個用功,幾乎人人都有些許進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