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話是什麼意思?怪我沒有給你媳婦吃好穿好。你也不看看你一年掙多少工分?能吃得了肉嗎?真的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要想吃好的,就往家裡交錢,你想吃多少有多少。
就是農村人的命,還想過上城裡人的生活,也不看看自己的骨頭有幾兩重!”
最後一句話明顯是對着屋内坐月子的吳招娣說的。
剛剛的一番話已經将李建武心中的所有勇氣耗盡,面對越發刻薄的言語,他一句話就不敢說。
屋内,李大妮也聽到了奶奶的聲音,有些害怕地看着母親,生怕母親受到影響,奶水更少。
這樣,她剛出生的弟弟就要餓着了。
一看到母親懷抱裡的瘦弱身影,李大妮的臉上就忍不住露出笑容。
心想:真好!真好!她也有弟弟了。看以後村裡還有誰敢說她是腰杆挺不直的人,往後,她們家可就全靠弟弟了。
想到這,李大妮的身體仿佛充滿了力量,迫不及待地想要做些什麼。
就在她把紅糖粥遞過去的時候,忽然瞥見母親臉上癫狂般的笑容,看得她心中一震。
想要開口的沖動被削弱,語氣還是和往常一樣,怯生生地開口道:
“媽,紅糖粥做好了,你快喝吧,我來抱弟弟。”
“不用!”
吳招娣想也不想地迅速往後退,阻止女兒的動作。
而後,雙眼溫柔地看着懷裡,自己以後的倚靠——兒子。
雙手輕輕搖晃,讓兒子能夠有個更舒服的睡眠,輕聲道:
“你弟不用你看,你把家裡照看好就行了。”
很快,吳招娣似乎也意識到自己剛剛的态度不好。
随即,她揚起一張笑臉,笑容出現在一張顴骨突出,略顯刻薄的臉上,加上長久不得意積攢的郁氣,顯得格外别扭。
“你弟弟還小,你也沒照顧孩子經驗,我自己來,你把你奶奶吩咐的事,做好就行。”
李大妮伸出的手慢慢往後縮,她腦海中忽然飄過照顧妹妹的場景,喂雞喂豬都沒有将不會走路的妹妹帶在身邊的畫面。
原本堅固不催的心開始出現一絲裂痕,就在她即将動搖的時候,吳招娣嘴裡忽然哼唱歌謠。
她瞬間将心中的裂痕修複,想着:弟弟是不一樣的,男的和女的也是不一樣的,她不用懷疑什麼。
安撫好自己之後,李大妮端着紅糖粥靠近母親。
這時,吳招娣才将兒子放在床上躺平,一口一口慢慢地吞食。
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想起母親的話:隻有兒子才能吃到好東西,生了兒子的人也能跟着享福。
現在的場景正是對母親的話的驗證,吳招娣深信不疑,更是将床上的兒子看的比自己還要重要。
為了兒子以後能和大房的兩個兒子一樣讀書,過上城裡人的生活,工分和錢自然是不能少的。
吳招娣不僅不覺得婆婆的話刻薄,反而覺得有道理。
她不能再繼續坐月子,之前兩個女兒,她都是生了的第三天就開始幹活的。
兒子給她帶來的福氣已經夠多了,以後就是她給兒子積攢兒子家底本的日子。
院内的餐桌上,李秋言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二伯一家的心理活動。
她還在苦悶今天的早餐還是熟悉的紅薯粥,水多紅薯少的那種。
并且是按性别、年齡分配,她感覺自己的肚子還沒吃到什麼,一碗紅薯粥就消失了,愈發覺得昨晚的夜宵時光很美好。
想到這,李秋言下意識地朝着父親看過去。
她很疑惑父親既然有這種實力,為什麼在家中卻是這種表現,看起來除了她們一大家子,爺爺奶奶和大伯二伯都是對父親不滿的,就連村中的名聲也不是很好。
在李秋言的疑惑中,時間悄悄流逝。
在秋收的尾聲中,她終于得以見到二嬸的真面目,以及她最小的堂弟——李光耀。
瘦瘦小小的,很容易讓人懷疑他能否長大。
李秋言隻是看了幾眼,就決定沒事不要靠近對方,不然出了什麼問題,她可承擔不起。
除了見到家裡的新人物之外,還一件更令人接受的事——夥食水平下降。
她是怎麼都沒想到,秋收那十幾天吃到的食物,已經是家裡最高水平的夥食。
之前早餐還能見到一點甜甜的紅薯,這兩天就隻能吃蘿蔔纓子配剛采摘的玉米,顆粒感十足,煮的時間一短,甚至能夠在胃裡感受到粗糙感。
一連幾天吃下來,李秋言覺得自己的臉都要吃綠了。
加上,秋收時可以自行夾菜的規則也是一種福利,現在每天由奶奶固定分配,她才知道自己之前到底錯過了什麼。
就在她以為生活無望時,奶奶忽然開口。
“秋收糧食下來了,我要去給玉華送點,你們出個人扛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