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您知道當初為什麼當長工,在工坊做繡娘的人那麼多,就我一個人可以留在政府新修的紡織廠?”
“手藝好!”
“不對,是我識字。”
聞言,李富貴當即露出疑惑的表情。
李玉華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将自己順利進入紡織廠的過程全部說出來,這也是她之後即使是農村戶口也可以嫁入城裡的關鍵。
李富貴剛開始聽得時候,還有興緻時不時吸一口煙。
但是随着女兒的話越來越深入,他對知識對人的好處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原來讀書識字就算是在縣城也不是人人都能做的。
隻要說自己識字,地位都不一般了。
越想李富貴的心越火熱,他覺得老婆子說的話越有道理。
他也不指望幾個孫女讀書後都能夠有工作,隻要簡單讀上幾年,會識字,就能在十裡八鄉的媒人手裡高一個檔次,介紹的後生也會高一個檔次。
如果每個孫女都可以嫁入好人家,那麼李家往後的日子……
在李富貴對未來肆意的幻想時,李玉華也注意到了父親的動作,雙眼望着遠方出神,嘴角的弧度也越來越大。
她知道自己心中的計劃已經成了一大半。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李富貴終于從對未來的美好幻想中,清醒抽身。
想想未來孫女可能會帶來的好處,以及五人一起送去入學的成本,花費的錢和割去他身上的肉差不多。
随後,他一臉痛苦地說:
“真的要全部送去嗎?就不能挑選一兩個天分高的,讀個小學,在十裡八鄉也是頂頂出色的。”
李玉華一聽,就知道是父親在心疼錢。
可家裡送誰去,不送誰去,很難取舍,她不由得想到母親的話,問道:
“爸,難不成您和媽想的一樣?就隻送大哥家的明月去。你想想大哥家裡已經有了兩個讀書的,還都送去縣城讀書,已經耗費了公中不少的錢。
如果家裡的孫女,您隻送明月去,我估計家裡肯定會鬧起來。您想想,如果當初爺爺隻出錢讓大伯膝下的孩子當學徒、識字,您會怎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