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呀對呀!我沒記錯的話,大妮都十五歲了吧?馬上就可以嫁人,去讀書的話要耽誤好多時間。”
“不過,建國家的明月好像正好是讀書的年紀……”
話還沒說完,衆人面面相觑,似乎發現了什麼秘密。
一雙眼睛像是探照燈似的,往李秋言兩姐妹看去。
李夏滿像是什麼都沒聽到似的,直接了當地說:
“當然是姑姑說的!姑姑說讀書識字才有機會留在城裡做事,讀書的人越多,機會越大,我奶奶肯定是支持的!”
此話一出,衆人紛紛點頭。
雖然大家住在村裡,知道的消息不多,但是看看大隊裡的幹部就知道。
村支書和大隊長、會計等哪一個不是讀書識字的?
讀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女孩子讀書的用處大不大,她們之前可看不出來。
忽然聽到這個消息,一個個的心思頓時活絡起來,開始變着法地打聽。
最後,從李秋言、李夏滿兩姐妹的嘴裡,得到的消息就是:李家的女孩子都要去讀書,除了自願留在家裡帶弟弟的李大妮。并且爺爺李富貴說,隻要能讀書,就一定會繼續供下去。
等到李富貴和王大丫從村民的口中得知這件事,他們一家送孫女讀書的事,早已經不知道傳到哪裡去了。
之前,大隊長李成林也送了女兒去讀書,村裡人一直以來議論紛紛。
現如今村裡有了和自己一樣想法的人,心中不由得高興起來。
同時,他也希望在越來越多村幹部帶頭的影響下,村裡入學的女孩子越來越多。
這天,到達村委門口時,李成林正好碰到李富貴,他高興地大笑,滿意地點點頭。
“富貴叔,往後我們兩家姑娘上學也算是有伴了!主席說:婦女能頂半邊天,教育也應該有屬于女娃們的一份,往後才能更好地頂天立地。您的思想能夠緊跟時代浪潮,真的是讓大家佩服。”
“本來就經常一起玩,上學自然也應該在一起。慚愧,慚愧,現在大隊有小學了才送去讀。”
李富貴的身體一僵,面上微笑,心裡發苦。
明明是早就決定的事,他現在總有一種騎虎難下的感覺。
也不知道大話是被誰傳出去的,往後要是孫女們讀完小學,想要繼續讀,他都不好意思出面阻止。
同時,李富貴在心裡吐槽,到底是誰把大話傳出去的?他的想法根本就不是那樣。
但是不管他是怎麼想的,反正周圍的人都知道了李家要把孫女一起送去讀書的事。
想到花費的錢肯定是不少,還有好心人熱情地拉着李家人去搞些賺錢的法子。
“建文!上山拾柴火去不去?诶?建國哥和建武都在,你們呢,一起?”
前來喊人的李建義看到家裡還有其他人,也一起邀請。
大冷天的,身為獵戶兒子的李建義前來叫人,李建文是無論如何都不相信對方是去拾柴火的。
嘴角一勾,打量了一眼遠處黃色的山峰,笑道:
“你小子來叫人就是去拾柴火?也不聽聽大家相不相信。”
“哎呀!拾柴火的時候遇到一兩隻家夥,順道一起打了,也也是意外不是?正好給家裡改善點夥食,還能換點錢。不是說你們家要送女兒去讀書,我那也是想到這才來喊人的。”
“算你小子有心。”
聽到感興趣的事,李建文當即露出真心的笑容,過去給了李建義肩膀一拳。
随後,轉身看向兩個哥哥,問道:
“大哥、二哥,你們去不去?”
天寒地凍,□□實在是沒什麼興趣,還不如在家烤火休息,何況他對女兒讀書的事也不是很擔心。
因此,面對幾人的目光,他微微搖動 。
身旁的李建武很是猶豫,因為他并沒有什麼打獵的經驗,出去一趟,擔心不僅沒獵到什麼野物,反倒把自己傷了,得不償失。
就在他想要放棄的時候,耳邊忽然傳來一陣哭聲。
“嗚嗚嗚——”
兒子的哭聲立即帶走李建武的理智,他對着弟弟和李建義點頭道:
“我去!要準備什麼東西?”
“帶上趁手的家夥事就行,也不一定能遇到東西,主要還是去弄柴火的,不然下雪了,家裡燒炕都是個問題。”
“那好,我把家裡的推車帶上。”
李建武點點頭,心裡緊繃的弦松了一點,開始真正琢磨砍柴火的事。
幾人談話的動靜不算小,李秋言也是第一次聽到有關打獵的事,好奇的腦袋從屋子裡鑽出來,雙眼閃閃發光地看着院子裡的人。
嘴裡還不忘對着屋子裡的人問:“這種天氣能不能帶點肉回來?”
院内,幾人對李秋言的期待毫不知曉,商議結束,立即出發。
路上,李建義叫上兩人外,順道還喊上了村裡其他幾個膽大的年輕小夥,一起朝着村裡的山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