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農活不會幹”這句話,頓時給她聽不會了。
李秋言下意識地将視線放在李明偉身上,還時不時觀察奶奶的表情。
王大丫果然被這話氣得一張臉青紅交加,她對大孫子的事心中早就已經有了成算。
但是目前結果還沒有塵埃落定,她又不能當着大家的面說出來。
一時間,被老對手氣死的郁悶感洶湧而來,心中越發堅定之前的念頭,讀書這麼多年,絕對不能讓村裡的人看笑話。
下定決心後,王大丫也慣常使出利索的嘴皮子,睨了李翠芬一眼,高擡下巴,驕傲地說:
“我們家那是響應國家的号召,偉人都說了:女人能頂半邊天。自然男娃和女娃要一樣對待,我們家的思想覺悟,不是什麼人都能夠跟上的。而且春淼、二妮幾人家裡家外都是一把手,學習也不會落下。”
她直接歪曲李翠芬的意思,不給對方繼續糾纏大孫子的機會。
剛剛還覺得羞愧的李明偉,頓時松了一口氣。
但李翠芬也不是那麼好應付的,将李家人打量一圈,冷笑道:
“我沒記錯的話,建武家的大妮再有兩年就可以嫁人了吧?現在才送過去讀書,你什麼心思,當大家都是傻子呢?”
此言一出,本就吵鬧的食堂更加喧鬧。
之前消息流傳出來的時候,村民們就忍不住在心裡嘀咕。
同是李家人,李大妮也就比李明偉小一點,和李明榮更是同一年出生,可就因為是一個女孩,其他兩人都讀初中、高中了,李大妮才被送去讀小學。
突然一下子把人送去讀書,以為是一句“女人能頂半邊天”可以解釋的嗎?
王大丫也知道自己的借口站不住腳,但是為了不影響大孫子的名聲,她直接将污名放在自己身上。
“我思想突然進步了!不行嗎?我就樂意送家裡的女娃去讀書。”
李翠芬還想要繼續說些什麼,戳穿王大丫僞善的面孔。
哪想到她們對峙時,聚集的人群已經吸引力大隊長李成林的注意力,聽到王大丫的話,當即表示肯定。
“嬸子說的沒錯。人的思想覺悟是可以不斷進步的,能夠認識到當初的錯誤就是好的。我們大隊小學的女娃娃入學人數,一向都是整個公社最少的。能夠有人送女娃娃去讀書,大隊都是支持的。
你們要是誰也能夠有這種思想覺悟,大隊表示強烈支持!”
此話一出,喧鬧的人群瞬間陷入沉寂。
圍觀看熱鬧可以,聽八卦可以,但是要自己出錢送女娃娃讀書,那還是再說吧。
李成林的話還沒說一分鐘,圍觀的人陸陸續續散開,圍在炖煮的殺豬菜鍋前。
隻剩下李翠芬還站在原地,她看了一眼大隊長的臉色,迅速閉上嘴巴。
反正她是絕對不可能送賠錢貨去讀書的。
“哼——”
冷哼一聲,李翠芬落荒而逃,絕對不給大隊長這個後輩追根究底的機會。
李成林也不好意思追上去,随即将目光轉移到王大丫身上,感歎道:
“嬸子,您還真是和富貴叔一樣,思想覺悟就是高。上學的時候記得喊上我家那妮子,大家上學的時候就有伴了。”
“有伴,挺好挺好。”
王大丫當即随聲附和。
聚集的人群散開,李成林說完話也往其他地方走去。
李成林的身影剛消失在人群裡,李秋言就看到奶奶的臉瞬間垮下來,肉眼可見的不好,可想而知剛剛老對手的話對她的影響有多大。
此刻的王大丫就像是一顆已經點燃引線的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炸。
李秋言看了兩個姐姐一眼,跟随兩人的步伐慢慢往外挪,躲避潛在的危險。
反正實惠享受到了,流言影響的也不是她。
等到殺豬菜炖熟之後,美滋滋地享受一頓殺豬菜,吃得腹部鼓起才停下。
這也是過年前最滿足的一頓飯。
接下來的時間裡,李家在沉悶的氣氛中,将養着的年豬宰殺、準備年貨,慶祝新年的到來。
李秋言也算是發現了,過年真的是小孩子最高興的時間。
可以無憂無慮地吃着平常吃不到的好東西,随意地玩鬧,度過一段開心的時光。
隻是這樣的日子并沒有很長,在初二的這一天結束。
初二是本地約定俗成嫁出去的姑娘回娘家的日子,除了是逃荒來的劉芸,沒有娘家可以回之外,其他兩房都要回娘家。
一大早,王大丫就将準備好的五斤苞米面拿出來,對着要回娘家的兩人說:
“這就是你們回娘家帶的禮,拿好。”
吳招娣看着區區五斤玉米面,往年或許她會覺得很好,但是她今年生下了李家二房的獨苗苗,是功臣!
怎麼能随便用一點玉米面就打發了?
王大丫看着自己伸出去的手,遲遲沒人接下,臉當即沉下來,聲線壓低,開口道:
“怎麼?嫌少?不想要我還不樂意給,每次送東西給你們吳家,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不想要,我還不給了,省着吃,自家還能吃兩頓。”
王大丫越說越生氣,作勢就要收回手裡的袋子。
吳招娣一看自己的矯情沒有作用,猛地一伸手,将玉米面奪過手,讪笑道:
“媽,我們當然是要的。隻是…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