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建文很快根據自己最近打探而來的消息,與大隊長公社開會得來的信息結合在一起,得出了一個不敢置信的結論:要變天了。
他之前幹的事必須要暫時停下,靜靜等待風雲變幻。
想到這,他朝着得到重大消息的小女兒看去,誇贊道:
“沒想到,你還有點用處嘛。”
聞言,李秋言當即驕傲地擡起下巴,繼續将聽到的另外一件大事說出來。
“爸,我還聽到大隊長叔說今年我們大隊似乎必須要迎接一批知識青年,說是幫助農村更好的發展,會不會有什麼麻煩呀?”
李秋言作為剛畢業的高中生,高中學曆對于這個年代而言,已經是非常高的學曆。
加上後世高速發展的科技,她都不敢說自己有什麼能力能夠幫助大家增産增收,更何況是這個年代和她差不多的人呢?
她腦海中情不自禁想起曾經做過的高考真題,開始關心之前忽略的事情。
如果這裡是相似的平行時空的話,高考暫停的年份應該就是今年吧。
李建文聽到要給大隊分配知識青年的事,鄙夷地撇了撇嘴。
不是他看不起知識分子,而是這些年來,不知道有多少響應國家号召,深入田間地頭的知識青年支援農村建設。
剛開始,大家都覺得他們是來帶着農民過上好日子的。
可是當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大家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那就是這些知識青年,大部分都隻有理論知識,對于農村的事情那是一竅不通,鬧出不少笑話。
所以,當聽到有這樣的人要來自家大隊,沒一個人可保持好心情。
李建文雖然這樣想,但這件事和他似乎也沒有多大關系,簡單誇贊了李秋言幾句,兩人就将這件事抛之腦後。
第二天,李玉華帶着新鮮出爐的證明趕回縣城,将東西轉交給兄弟兩人。
至于李家人,還是和之前一樣按部就班的生活。
除了每天焦急地等待縣城的消息,好像也沒什麼不一樣。
但是讓李秋言沒想到的是,為此她居然成為了家裡的跑腿小弟。
王大丫每天都要指派她去村頭等候消息,就是想要在第一時間知道兩個孫子有沒有順利成為工人。
所以最近一段時間,李秋言都是在村口的位置晃蕩。
這不?就在她蹲守村口一個月後,驚奇地發現遠處居然有一大片黑影靠近。
當黑影不斷靠近,她才認出原來是大隊的牛車。
隻不過她沒有記錯的話,今天似乎不是大隊規定的趕車進城的日子,怎麼還拉了這麼多人回來?
還不等李秋言琢磨明天,喜好在村頭聊八卦的村民們,立即激動地議論起來。
“诶!是不是成林他們帶着知青們來了?”
“昨天我就聽說了,說是我們村一下子要來六七個知青,人可多了,也不知道村裡的糧食要被分走多少?”
“我娘家嫂子那邊,早些年就有知青,幹活不上道,還要分糧食,年年都倒欠村裡的糧食,真的是虧死了!”
“為什麼我們大隊要來這麼多?大隊長也不知道在公社多賣點眼淚。”
“這麼多人,來了住哪裡?”
“好像是把沒人住的房子簡單修整一下,來的人全住那裡,就是之前九叔一家的房子。”
……
李秋言鑽在人群裡算是聽明白了,原來上次她偷聽到的知識青年下鄉,就是今天來他們村。
聽到大家對知青的不看好,她不知道怎的也有點心虛。
努力将自己的身體藏好,繼續留在人群中。
同時,李秋言似乎感受到了一點二姐的樂趣,别的不說,隻要大家議論的對象不是你,聽起來還能打發不少時間。
随着牛車越來越靠近,耳邊對于知青到來不滿的聲音也就越來越多。
就在李秋言以為雙方要對上的時候,耳邊的聲音突然停下。
她一擡頭,就看到大家夥兒一緻的眼神方向。
她立即順着衆人的視線看過去,居然在牛車上發現了一群天仙似的人物。
李秋言敢保證,哪怕是前世見過的明星,和眼前的一男一女比起來都算不了什麼。
在她的認知中,見過最漂亮的人就是她大姐——李春淼。
可是眼前猶如人間富貴花的人物比起來,長期生活在鄉下年幼的李春淼,在身形還是比不上對方的。
就在李秋言沉浸在美人的暴擊時,村民們震驚過後,紛紛發出驚歎聲。
“我滴個乖乖!這是菩薩座下的仙女吧?人世間居然還有這等人物。”
“的确良!軍大衣!小皮鞋!我的天呐,什麼樣的家底才能讓一個女娃娃穿成這樣。”
“還有手表和白底鞋,真的是金鳳凰落到我們這個山窩窩裡了。”
“來來來!有什麼需要嬸子幫忙的盡管說。”
一群人看到來的知青穿着如此“奢侈,”頓時兩眼放光,作勢就要幫着幾人将牛車上的行李拎下來。
熱情到有些過度的行為讓車上的宋清栀很是厭煩,那一雙雙髒兮兮的手,她都擔心把自己的小皮箱刮花了。
别說宋清栀,李秋言一個本村的人看着都害怕。
特别是她還記得剛剛還沒見到人時,大家說的話。當面一套背面一套,可真的是讓大家做慣了。